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8-28
    综合管理
    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回顾与改进意见
    周昌祥
    2014, 0(4):  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1
    摘要 ( 209 )   PDF (990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我国林业调查的分类,重点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现行二类调查中存在的调查任务分类不清、调查手段落后、调查周期不同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改进意见。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屠志方, 李梦先, 但新球
    2014, 0(4):  4-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2
    摘要 ( 262 )   PDF (999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国家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阐述了石漠化动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了石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
    基于生态足迹的京津冀人口容量研究
    孟庆华
    2014, 0(4):  8-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3
    摘要 ( 245 )   PDF (1161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2012年人口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均生态足迹是3.26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44 hm2,理论人口规模为1 318万人,现常住人口已经远远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所能够容纳的人口容量,生态形势严峻。按照目前区域生态赤字水平,北京市需要转移人口规模约411万人。京津冀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格局,划定林地、农田、湿地、海洋和草地生态红线,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和人口容量。
    杭州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年度化监测的探索与实践
    陶吉兴, 张国江, 季碧勇, 何伟平, 王文武, 王剑武, 叶进武
    2014, 0(4):  14-1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4
    摘要 ( 212 )   PDF (1032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持续监测市县两级森林资源变化,探索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方法,建立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年度化监测体系,以杭州市为实践地,采用样地监测、档案更新、补充调查、复位调查、模型更新、马尔科夫转移模型、线性回归等方法,在时间序上分为基础年和一般年,空间序上分为1个市总体和8个县域副总体,分别评价指标、样点布设、信息采集、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信息发布6个任务系统建立监测体系,从2008—2012年,连续5年对杭州市及各县域副总体森林资源开展了年度监测与公告。结果表明:通过市县联动年度化监测,杭州市及各县副总体能实现森林资源同步监测,实现市县“一体化”监测和市县“一套数”,监测结果有较好抽样精度控制,成果公告后取得了较大社会反响。因此,建立的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年度化监测体系,能满足市县两级政府决策及公众信息需求,可为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提供借鉴。
    关于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思考
    郭远平
    2014, 0(4):  19-2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5
    摘要 ( 221 )   PDF (1124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新疆山区天然林、荒漠河谷林和平原人工林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可对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我国森林经理技术若干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冯仲科, 郭欣雨, 丁秀珍
    2014, 0(4):  23-2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6
    摘要 ( 262 )   PDF (1012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的森林经理体系在新兴科学技术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缺失,影响了我国森林经营产业和林业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森林资源管理的需要,研究了我国森林经理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执法若干问题的探讨——以一起无证驯养黄金蟒行政纠纷案为视角
    许岚
    2014, 0(4):  29-3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7
    摘要 ( 254 )   PDF (1017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一起无证驯养黄金蟒行政纠纷案为视角,分析了野生动物行政执法尤其是行政处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野生动物概念不清、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性质不明、野生动物行政执法机关没有行政强制措施权、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期限过长等。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完善野生动物行政执法。
    关于我国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定罪量刑标准的几点讨论
    梦梦, 王震
    2014, 0(4):  34-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8
    摘要 ( 231 )   PDF (1004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了我国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定罪量刑标准在实践中出现的几点争议,包括:野生动物与制品界定不清,数量认定标准与价值认定标准差异过大,以及CITES附录物种保护级别的适用和价值标准的核定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有关的司法解释与主管部门关于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核定相互间不衔接造成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明确界定野生动物本身和制品的范畴和价值标准,依据野生动物个体价值标准调整数量认定标准,明确不同保护级别认定的标准和制定公约附录物种的价值界定标准规范等。
    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问题浅析
    杨永峰
    2014, 0(4):  39-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9
    摘要 ( 304 )   PDF (1079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护好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对流域生态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网络中重要的一环,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分布、类型和当前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智慧湿地公园管理系统、重视湿地文化发掘与保护和探索多渠道投资机制等建议。
    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探讨
    陈君帜
    2014, 0(4):  46-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0
    摘要 ( 298 )   PDF (1016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美国、德国和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和经验总结,结合我国保护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从建立专门的法律体系和统一管理机构,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创新融资方式和拓宽融资渠道,依托林业部门建立国家公园试点,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科学决策系统等来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
    科学研究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遥感模型研究
    王清梅, 包亮, 周梅, 魏江生, 赵鹏武, 张秋颖, 吴宪
    2014, 0(4):  52-5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1
    摘要 ( 199 )   PDF (1152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赛罕乌拉生态系统定位站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进行研究。应用Landsat TM影像,提取遥感影像各波段信息及相关的植被指数。将遥感影像的波段信息、相关的植被指数分别与野外实测的样地生物量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后得出由波段信息建立的一元回归模型较合理;将提取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分别与野外实测样地生物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森林生物量多元遥感回归模型;将选择出的一元回归模型与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到适用于研究区森林生物量研究的最优遥感回归模型,Y=-1617.863+573.312×SAVI+32.475×TM5-35.379×TM7,进而得到碳储量遥感模型。
    广西主要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的研建
    蔡会德, 农胜奇, 张伟, 江锦峰, 熊晓斐, 刘峰
    2014, 0(4):  58-6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2
    摘要 ( 236 )   PDF (1002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广西境内收集杉木、马尾松、桉树、硬阔类、软阔类等树种333株,按收获法进行生物量测定,分别树种采用W=c1×Dc2,W= c1×(D2H)c2,W=c1×D c2×Hc3模型进行地上部分生物量拟合,并采用加权回归估计消除模型的异方差,利用部分有根部生物量测定的样本,分别树种建立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获得平均根茎比参数。结果表明:1)采用W=c1×Dc2×Hc3结构建立地上生物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2)通过加权回归后,地上生物量模型精度略有降低,但模型稳定性增强;3)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3以上,总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均控制在±1%以内,平均预估精度基本在94%以上,结合平均根茎比参数,可在一定径级范围内用于广西主要树种生物量估测。
    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与影响因子分析——以北川自然保护区为例
    王刚, 冯永林, 张建设, 孙志鹏, 沈金亮, 王刚
    2014, 0(4):  62-6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3
    摘要 ( 241 )   PDF (1159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对北川自然保护区巴东栎(Quercus engleriana Seem)、红桦(Betul a albo-sinensis)、冷杉(Abies fabri)、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的生物量与其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其结果高度一致,即海拔对于上述4种植被的关联度最大,并且每种植被类型的生物量与海拔都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北川自然保护区灾后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和参考。
    藏东南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卢杰, 李江荣, 郭其强, 方江平, 郑维列
    2014, 0(4):  67-7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4
    摘要 ( 212 )   PDF (1285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内林芝云杉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样方法对林芝云杉种群及群落进行调查,从种群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对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种群胸径结构、高度结构和冠幅结构均呈典型的“金字塔”型,林芝云杉幼苗较为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状态。林芝云杉种群不同胸径级的个体数与胸径级呈对数关系,不同高度级和冠幅级的个体数分别与高度级和冠幅级呈幂函数关系,胸径与高度呈直线关系,而胸径与冠幅及高度与冠幅的相关性不明显。林芝云杉种群在生长过程中各龄级个体存活数量相差较大,随着龄级的增加,死亡率和消失率波动性较大,Ⅵ龄级死亡率和消失率均最低,分别为20%和22.31%;Ⅹ龄级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分别为62.96%和99.33%,平均死亡率和消失率分别为41.03%和57.55%。林芝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B3亚型。生存函数分析表明,林芝云杉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相对平稳,后期生理枯竭而衰退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显示,林芝云杉种群在未来Ⅱ,Ⅴ,Ⅷ和Ⅵ龄级时间后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种群稳定性可以维持。研究结果可为林芝云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评价内容。
    福建茫荡山天然小叶青冈生长规律研究
    范立敏, 林小青, 曹祖宁, 陈昌雄
    2014, 0(4):  74-7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5
    摘要 ( 217 )   PDF (1099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Oerst)林设置标准地,选取小叶青冈平均木做树干解析,利用理查兹方程、逻辑斯蒂方程、对数方程、Korf方程以及二次曲线方程等方程模拟胸径、树高、材积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理查兹方程模拟效果最好,小叶青冈胸径与树高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年龄分别为25 a和22 a,而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5 a时达到最大,平均生长量在25 a达到最大。
    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地形部位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
    郑振宇, 龙翠玲
    2014, 0(4):  78-8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6
    摘要 ( 205 )   PDF (1281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内木本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区内3种地形(槽谷、坡地、漏斗)中的植被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重要值计算结果在每个地形群落中各选取了42个优势种,运用多物种总体联结性,各物种间联结性、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等指数,对不同地形部位群落的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群落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关系,与种对间联结性特征一致,群落中各种群趋于独立出现,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2)不同地形部位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存在一定差异。槽谷、漏斗群落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正联结种对较多;坡地群落总体呈不显著负联结,负联结和无联结种对较多。3)槽谷、漏斗群落种间联结性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坡地群落种间联结性较低,群落结构不稳定。由以上群落种间联结特征推断植物种间松散的联结关系是喀斯特森林物种的共存机制之一,这种共存机制在不同地形部位群落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北京地区40a生油松人工林密度效应的研究
    公宁宁, 王小平, 李皓, 马履一, 贾忠奎, 段劼, 林平
    2014, 0(4):  85-9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7
    摘要 ( 202 )   PDF (1524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块6种不同密度梯度的北京地区低山阴坡厚土40a左右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林分生长、树冠生长、林下植物多样性以及林下生物量对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冠幅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林分密度增大到1 500株/hm2时,减小的趋势趋于稳定;枝长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大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林分密度>1 500株/hm2时,枝生长量下降趋势明显;枝材积生长量在各年龄阶段的变化也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表现出抑制响应,与枝长生长量的变化规律类似;林下灌木、草本物种均匀度指数Jsw,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林分密度的减小,草本层生物量逐渐增加,灌木层生物量先增加后略减,林分密度为1 000~1 200株/hm2时灌木生物量最大,为3 802.94kg/hm2。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40a左右的油松人工林来说,经营密度宜为1 000~1 500株/hm2
    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养分评价
    赵串串, 赵巧玉, 安若兰, 孟汉龙, 宋枘泽, 董旭
    2014, 0(4):  92-9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8
    摘要 ( 206 )   PDF (1061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养分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整体养分状况良好,速效磷含量缺乏成为限制因子;林型和森林群落复杂性对速效磷影响显著(P=0.05),针阔混交林与复杂群落结构下速效磷含量最高。物元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表现出优势,是土壤养分评价的理想方法。
    色季拉山针叶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李菊, 卢杰
    2014, 0(4):  98-10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19
    摘要 ( 245 )   PDF (1120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提法,对色季拉山5种主要针叶林: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西藏红杉(Larix griffithiana)、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高山松(Pinus densata)和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地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针叶林林下凋落物储量范围在8.48~19.2t/hm2,大小顺序表现为:高山松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方枝柏林>西藏红杉林;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急尖长苞冷杉林>高山松林>西藏红杉林>林芝云杉林>方枝柏林;最大持水率为:西藏红杉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高山松林>方枝柏林,且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为:西藏红杉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高山松林>方枝柏林,且与浸泡时间表现了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森林涵养水源评价及水源涵养林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TM影像的昆明市区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
    田传召, 于阳, 肖虹雁, 岳彩荣, 范怀刚
    2014, 0(4):  103-10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0
    摘要 ( 233 )   PDF (1399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云南省昆明市区为例,基于1992年、2000年和2013年3期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首先利用NDVI分出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释然法分类,得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图。根据3个土地利用分类图,对1992—2013年土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得到昆明市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992—2013年昆明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是人工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的人工用地主要是由未利用土地转化而成的,这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基于GIS和RS的兰州新区生态安全评价
    吴小群, 闫帅, 崔明
    2014, 0(4):  109-1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1
    摘要 ( 191 )   PDF (1299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兰州新区为例,基于GIS和RS技术,以2004年Landsat7 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并选用熵权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兰州新区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分布不均匀,地区生态安全差异明显,生态安全分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呈现由新区核心区域向新区四周依次增加。建议对生态安全指数较低区域进行生态规划和建设,并对指数较高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使其成为兰州新区的天然保障。
    基于SPOT5数据的内蒙古辉腾锡勒草原生物量估算最佳植被指数选取
    张韬, 王希平, 刘佳惠, 姜艳丰, 张秋良
    2014, 0(4):  114-1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2
    摘要 ( 227 )   PDF (1546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植被指数在草原估产中的广泛应用,不同研究区内最佳植被指数的选取为更多学者所探讨。基于Spot5遥感数据计算NDVI等6种植被指数,结合野外调查方法,对精准定位的样点进行不同植被指数与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研究区最佳植被指数。结果表明:1)Spot5数据计算6种植被指数与样点生物量之间其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2)样点生物量与NDVI,SAVI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3,0.802,相关系数R>0.8,高度相关; PVI,DVI,RVI,MASVI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8,0.735,0.672,0.671,相关系数R介于0.3~0.8之间,中度相关。3)试验性的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研究区最佳植被指数,为研究区确定其他植被特征指标如植被盖度,以及条件相似的研究区提供快速、有效的植被指数选取方法。
    育苗方法对不同种源观赏型文冠果1a生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王玲, 赵广亮
    2014, 0(4):  120-12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3
    摘要 ( 188 )   PDF (1773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北京八达岭林场苗圃,为培养观赏型文冠果大苗,采用无覆盖大棚下容器育苗、大地育苗两种育苗方法,对北京顺义、昌平和河北赤城3个种源的观赏型文冠果幼苗的株高、地茎和芽苗数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种源的观赏型文冠果1a生苗的株高、地径和芽苗数无显著差异,河北赤城种源幼苗表现稍好,但生长分化严重。为了选择高生长好的乔木型观赏树,早期选择非常必要。生长性状苗高与地径为线型回归关系,芽数与苗高、地径为对数回归关系,其显著性可以用于种源评价与判明育苗、栽植措施对生长的影响。
    技术应用
    基于B/S结构的胡杨转化基因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研建分析
    石焱, 梁宝君, 周婧, 陈加飞, 戴慧
    2014, 0(4):  125-13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4
    摘要 ( 185 )   PDF (1187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B/S体系三层结构实现了胡杨转化基因组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使用SQL数据库提供基因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数据库管理采用在线方式及时、有效地管理数据库。对实现分子育种方法,培育高抗、优质林木新品种提供数据管理,可为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并对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有借鉴作用。
    基于断层图像的木材腐朽程度自动评价方法研究
    祁娟, 朱佳, 冯海林, 方益明, 李光辉
    2014, 0(4):  131-13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5
    摘要 ( 208 )   PDF (1564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断层图像的木材腐朽程度自动评价方法。首先利用Graph Cuts算法对木材断层图像进行分割后,对所得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然后利用累加直方图技术获取木材断层图像中缺陷部分面积。最后,将测得的木材缺陷面积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从而实现腐朽程度的自动评价。分别采用了含人工模拟腐朽的木材样本和含自然腐朽的木材样本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为木材断层图像智能处理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在线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王亮, 杨增武,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2014, 0(4):  137-14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6
    摘要 ( 235 )   PDF (1154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研究简报
    大兴平原造林项目的价值思考
    乔永强, 于凌霄, 宋继琴
    2014, 0(4):  142-1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7
    摘要 ( 204 )   PDF (1000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大兴平原造林成果,对项目在大兴水资源环境的改善、北京整体生态格局的完善、促进大兴产业结构的调整、项目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机场可视区植被景观框架构建、改善项目区小气候等方面作用和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松江河林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及可持续经营对策探讨
    王得印, 施晓文
    2014, 0(4):  146-15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8
    摘要 ( 223 )   PDF (1001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松江河林业局辖区森林资源二期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从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龄组结构及林分消长动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调查因子的变化原因,总结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并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提出了松江河林区森林经营建议。
    创新院地合作模式的探讨—— 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林业生态示范区技术服务为例
    张艺华
    2014, 0(4):  151-15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29
    摘要 ( 223 )   PDF (1322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院地合作对于加快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林业生态示范区综合技术服务体系设计,展示了中国林科院院地合作新模式的创新点;并针对该模式的推广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旨在倡导科研院所的院地合作模式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科技服务于地方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