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28
    综合管理
    城市森林社会化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探讨——基于市民获益视角的分析
    赵正, 刘云龙, 温亚利
    2019, 0(4):  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1
    摘要 ( 282 )   HTML ( 8)   PDF (1164KB) ( 1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城市森林的社会属性和市民的价值属性提炼出4个典型的城市森林功能类型,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城市森林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各项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级参数评价法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打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市民特征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差异性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市民最看重的是城市森林给市民在教育文化方面带来的裨益,而非城市森林在传统意义上的健康功能;(2)市民认为城市森林功能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教育文化功能发挥不佳;(3)市民对各类城市森林功能的评价会因年龄、学历、月收入、居住区位和居京年限等因素而体现出显著性差异。

    基于试点7省市减排的森林碳汇需求潜力预测与仿真研究
    童慧琴, 龙飞, 祁慧博, 张哲
    2019, 0(4):  10-1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2
    摘要 ( 363 )   HTML ( 5)   PDF (1581KB) ( 1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国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庆、广东、深圳等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为案例区,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求得各案例区工业行业碳边际减排成本,并采用云模型仿真方法,对试点省市未来10年的森林碳汇需求潜力做出科学预测,进而对如何提升试点省市未来10年的森林碳汇需求进行政策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个试点省市工业行业的碳边际减排成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企业超排处罚率、产业激励政策、自行技术减排补贴率和企业碳排放配额发放强度变化等4个政策因素对减排行业森林碳汇需求潜力存在不同影响效应。基于不同政策因素的组合影响计算与分析,最后就如何提升未来7个试点省市的森林碳汇需求总量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西北干旱地区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马振华, 李才文
    2019, 0(4):  18-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3
    摘要 ( 274 )   HTML ( 3)   PDF (1097KB) ( 1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2018年西北监测区人工造林综合核查结果,对西北干旱区2008—2012年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率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西北干旱区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率主要特点,并从干旱等自然灾害、适宜造林地、幼树生长状况、后续管理、林分结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区域内影响人工造林保存和成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中央投资标准,加强造林后续管理,科学合理布局造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封则封等建议。

    科学研究
    冀北山地坡位条件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李校, 姜玲玲, 许中旗, 贾彦龙, 马荣
    2019, 0(4):  24-3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4
    摘要 ( 403 )   HTML ( 0)   PDF (1606KB) ( 1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坡位条件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对分布于坡面和坡顶的油松优势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上油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总生长量都明显高于坡顶,二者树高年平均生长量相差约9cm,但是地形对油松胸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两种地形条件下,树高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长相对稳定,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都是在10年之前呈增加的趋势,而后下降,在20年生左右降至最低。两种地形条件下,油松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年际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同步性,表明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都对年际的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油松的树高年生长量与前1年的胸径生长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表明前1年气候条件对油松的树高年生长有明显影响。油松高生长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径生长则受林分因子和气候的影响;坡面地形更适宜于油松的生长,分布于坡面的油松林可用于培育优质木材,而分布于坡顶的油松林则宜作为生态林来进行保护和经营。

    林窗对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林下更新特征的影响
    刘兵兵, 赵鹏武, 周梅, 王媛, 杨柳, 舒洋
    2019, 0(4):  31-3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5
    摘要 ( 309 )   HTML ( 2)   PDF (1223KB) ( 1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杨桦次生林不同林窗大小对林下物种更新特征的影响,为人为近自然模拟林窗干扰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按海拔梯度将6hm 2大样地分为坡上、坡中及坡下,每个坡位划分为4个林窗面积等级,每个等级内选择3个不同面积林窗,作为3个重复,每个坡位选择林窗36个,在每个林窗内设置更新苗调查样方5个。同时设置相同面积的对照样方(CK)36个。共调查林窗更新苗样方180个,林内对照更新苗样方180个。结果表明,林窗具有使原先锋物种(蒙古栎)更新密度下降的趋势;林窗内蒙古栎均为主要更新物种,从坡下到坡上,蒙古栎更新苗密度分别占总更新密度的61.19%,50%,39.86%;林窗中更新苗都以低矮植株(<60cm)为主,更新苗在不同坡位、不同林窗面积中均表现为随高度级的增加,更新苗数量降低。不同坡位不同高度级内更新苗数量基本呈现出大林窗多于小林窗;坡位及林窗面积均对蒙古栎更新苗基径影响显著(P<0.05);林窗能够显著促进蒙古栎更新苗粗生长,在林窗面积为80~100m 2达到最大;林窗内坡上及坡下蒙古栎更新苗基径均大于林内,坡中没有如此表现。总的来看,林窗能够显著促进林下物种更新与生长,并且具有使原有先锋物种(蒙古栎)更新密度下降的趋势。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榉树在浙江省的潜在适生区
    孙杰杰, 江波, 邱浩杰, 郭佳欢, 袁位高, 吴丹婷, 徐璇, 吴初平, 焦洁洁, 沈爱华
    2019, 0(4):  37-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6
    摘要 ( 273 )   HTML ( 5)   PDF (1962KB) ( 1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濒危物种榉树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状况将有助于榉树迁地保护和种群扩大工作。以浙江省生态监测样地数据库的21个含榉树样地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对榉树在浙江省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其主导环境因子和最适范围。17次模拟的平均AUC值为0.891,说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结果显示榉树在浙江省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浙西的武义—遂昌一带,浙中的浦江、千岛湖流域附近,以及浙东沿海的宁波、舟山群岛、温州沿海等地,面积约0.6万km 2。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坡度、最湿季平均气温、最干季平均气温等条件是影响榉树分布的主要气候环境因子,其中降水量的变化系数为30~42,坡度为3~20°,最湿季平均气温为14~21℃,最干季平均气温0~7℃。

    云南省主要针叶树种树高曲线模型研建
    覃阳平, 李华, 李永亮, 张成程, 王蒙
    2019, 0(4):  46-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7
    摘要 ( 265 )   HTML ( 0)   PDF (1015KB) ( 1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高曲线在森林经营和收获调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适用于云南省主要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为其森林经营提供参考。基于云南省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冷杉、思茅松、云南松、华山松和杉木作为研究对象,选用Richards等15种树高曲线模型作为备选模型,以决定系数(R 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总体相对误差(TR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作为模型拟合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Hossfeld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冷杉和杉木的树高曲线,双曲线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云南松和华山松的树高曲线,Wykoff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思茅松的树高曲线;云南松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决定系数为0.676,其它针叶树种决定系数均大于0.710。独立样本数据检验表明,各树种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云南省主要针叶树种树高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群团抽样对西藏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邢元军, 普布顿珠, 罗鹏, 许等平
    2019, 0(4):  52-5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8
    摘要 ( 298 )   HTML ( 1)   PDF (1419KB) ( 1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资源监测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抽样调查的不足,然而遥感样地的布设方式、数量及遥感判读精度是宏观森林资源监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西藏自治区2015年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群团抽样方案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全区森林覆盖率,并分析群团内样本数量变动对西藏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地内群团数量达到25个时,估计均值与实际森林覆盖率相差最小,变动系数最稳定,抽样精度达到最高94.49%。由此可知,大样地群团抽样方法对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来说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且工作量显著低于图斑区划判读的工作量。

    抚育间伐对湿地松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董凯丽, 张国湘, 王瑞辉, 刘凯丽, 赵苏亚, 龚映匀
    2019, 0(4):  59-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09
    摘要 ( 333 )   HTML ( 0)   PDF (2199KB) ( 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江西省靖安县8a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0%)、轻度间伐(L,15%)、中度间伐(M,35%)、重度间伐(H,55%)4种处理,观测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和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相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木的径阶分布向右偏移,径阶分布L和M符合正态分布、C和H不符合正态分布;抚育间伐对林木胸径和蓄积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胸径年平均生长量C与H和M存在显著差异,蓄积年平均增长量C与H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种数的增加和植被层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的提高总体上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间伐后的前两年比较明显,后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渐减弱。

    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与胸径关系研究
    张冬燕, 王冬至, 范冬冬, 张健东, 李大勇
    2019, 0(4):  69-7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0
    摘要 ( 389 )   HTML ( 2)   PDF (1109KB) ( 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55块标准地(30 m×30 m)调查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生长主要立地因子,利用主要立地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并构建不同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幅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两个立地类型组。不同立地类型组最优冠幅预测模型分别为:高海拔,CW=-2.5972+0.6211D-0.0098D 2;低海拔,CW=[D/(4.9823+0.2059D)] 2。高海拔组与低海拔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9795和0.9834,绝对误差(Bias) 分别为0.0001和0.825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019和0.65718,通过检验表明不同立地类型组冠幅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可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大兴安岭南段不同林龄白桦种子雨与地表种子库研究
    冯倩倩, 周梅, 赵鹏武, 乌艺恒
    2019, 0(4):  74-7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1
    摘要 ( 281 )   HTML ( 0)   PDF (1264KB) ( 2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境内不同林龄白桦林更新状况,以S1(10~15a),S2(20~30a),S3(40~45a)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种子雨及地表种子库差异性,探究白桦林天然更新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3种林龄白桦种子雨种子密度、枯枝落叶散落量、种子雨千粒重在不同散布时期的动态高度吻合,总体表现为S1>S2>S3;2)白桦林种子雨完整数量为S1(90.48±0.08)粒>S2(88.18±0.09)粒>S3(68.74±0.07)粒;3)3种林龄白桦种子雨总量为S1(35273.00±2929.00)粒>S2(32079.00±1770.00)粒>S3(8478.00±432.00)粒,S1白桦林完整种子占比最高;4)不同林龄白桦种群种子库总量为S1(9882.00粒/m 2)>S2(8859.00粒/m 2)>S3(2539.00粒/m 2),白桦种子库室内萌发实验萌发率为S1(44.30%)>S2(40.10%)>S3(21.20%)。说明种源不是赛罕乌拉地区白桦林天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林龄是赛罕乌拉地区白桦林更新不均的主要因素。

    华北落叶松林分空间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研究
    秦舟, 韩有志, 张梦弢, 陈汉鑫, 陈奥林
    2019, 0(4):  80-8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2
    摘要 ( 290 )   HTML ( 2)   PDF (954KB) ( 1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关帝山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的空间结构以及探究华北落叶松树种种间关联性,随机布设10块30m×30m的样地,对样地所有进入检尺径阶的立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了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地理坐标及其环境因子,运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同时,运用O-ring函数对林分进行种间和种内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纯林样地大部分为随机分布,混交林则团状分布明显;2)华北落叶松纯林在不同尺度下显示出来的关联性较小,混交林中,华北落叶松数量越少种间关联越明显。研究表明:华北落叶松林目前处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的阶段,正在从顶级群落开始衰退,但华北落叶松依旧在该群落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属于优势种群。

    黄柏山4种典型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董卉卉, 邱林, 张建设, 王晓云, 郑天才, 李凤英, 周传涛, 余开慧
    2019, 0(4):  86-9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3
    摘要 ( 344 )   HTML ( 2)   PDF (1096KB) ( 1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黄柏山林场4种典型人工林中设置样地,对林下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掌握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林下植被特征。研究表明:1) 檫杉混交林林下植物丰富度最高。2)4种类型人工林林下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各林分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类型都呈现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说明乔木植被类型对于林下物种及其多样性影响较大。在营造人工林时,树种的选择对于其可持续经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3)4种类型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是草本>灌木。可能由于4种林分的郁闭度都较高,影响了灌木层生长,同时也为草本层喜阴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一定条件。在黄柏山林场的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适当进行抚育间伐,增加林内透光度,以利于林下植被的恢复。

    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张蜜, 陈存友, 胡希军
    2019, 0(4):  92-10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4
    摘要 ( 249 )   HTML ( 2)   PDF (2207KB) ( 1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浙江温州苍南县玉苍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玉苍山风景区的特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湖泊、植被类型、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景源密度、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再进行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图,从而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不敏感区的面积分别为2.39,5.20,9.00,13.94,14.70km 2;中度及以上敏感区总面积为16.59km 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6.68%。研究结果可对玉苍山风景区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

    技术应用
    林分三维模型实时生成方法
    李永亮, 朱念福, 张怀清, 彭建康, 杨廷栋
    2019, 0(4):  101-10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5
    摘要 ( 292 )   HTML ( 1)   PDF (2780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有林分可视化方法表现林木多样性不足的问题,以林分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多样性林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实现林分三维模型实时建立,对可视化直观反映林分三维结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林木树干三维模拟方法,建立10参数的幂函数冠形控制曲线,形成林木多方向冠形控制模型,基于贝塞尔曲线构建10种形态类型的枝干模型,提出冠形控制下的林木枝干生成算法以及树叶模拟方法,实现了林木多样性三维模型实时构建。以每木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林木形态数据,实时建立了林分三维模型。结果表明:林木冠形多样性模型得到有效构建,林分调查数据可直接为林分三维建模提供数据支持。该方法可实现林木多样性形态与林分特征因子的直观三维模拟。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树顶点和树高提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江俊, 高海力, 方陆明, 郑辛煜, 姜广宇
    2019, 0(4):  107-11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6
    摘要 ( 495 )   HTML ( 7)   PDF (4160KB) ( 1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基于无人机影像生成的树冠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采用局部最大值算法进行树顶点和树高提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探讨了分辨率、窗口大小对于树顶点提取的影响。以密集的针阔混交林为样地,利用SfM(Structure from Motion)算法结合无人机影像对研究区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点云、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一系列三维数据并生成CHM。然后,对不同分辨率的CHM使用不同的平滑窗口大小、移动窗口大小组合进行树顶点的提取并对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当CHM分辨率为0.4m,平滑窗口大小为3×3像元,移动窗口大小为3×3像元时,树顶点的提取精度最高,F测度为77.08%。将基于该组合提取正确的37个树顶点对应的提取树高与实地测量得到的树高对比,R 2为0.966 9,RMSE为1.411 4m,rRMSE=10.69%。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影像可以较好地提取复杂树林的树顶点和树高;基于局部最大值算法提取树顶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CHM的分辨率、平滑窗口大小和移动窗口大小,以获得最佳提取结果。

    GNSS RTK 技术在林木定位及微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石君杰, 陈忠震, 孟令宇, 李永祥, 李永宁
    2019, 0(4):  117-1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7
    摘要 ( 409 )   HTML ( 2)   PDF (1711KB) ( 1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NSS RTK能提供实时、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在林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尝试在几种不同林分类型中进行RTK定位,选取位于龙头山林场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进行了林木分布格局调查和微地形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郁闭度是影响RTK在森林中定位可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郁闭度在0.6以下时,能应用GNSS RTK在森林中进行定位;2)使用RTK进行样地设置时有“直接放样法”和“辅助定位法”,可以灵活选择;3)与全站仪相比,RTK每木定位的平均点位误差为0.143m,可以满足每木定位的需要;4)使用ArcGis分析RTK采集的定位数据可以在每木定位的同时获得样地内坡度、坡向等微地形信息。

    Google Earth Engine在四川省多年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冯李, 胡文英, 李应鑫, 张恩伟
    2019, 0(4):  124-13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8
    摘要 ( 415 )   HTML ( 18)   PDF (3143KB) ( 28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被覆盖度的动态监测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基于 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收集四川省2001—2016年Landsat TM/OLI的复合NDVI遥感影像,综合利用最大值合成法、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等方法,估算2001—2016年的四川省植被覆盖度,并对16年的四川省植被覆盖度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GEE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可以对大面积研究区域进行长时序的动态监测;2)2001—2016年16年间,四川省的植被覆盖整体呈现比较良好的状况且植被覆盖变化趋势比较稳定;3)四川省植被覆盖度呈现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大体呈现从边缘到中心覆盖度逐渐降低的趋势。16年间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轻度增加的趋势,总体而言,四川省的植被覆盖状况良好。

    基于MATLAB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程序设计
    胡中洋, 刘锐之, 刘萍
    2019, 0(4):  132-13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19
    摘要 ( 291 )   HTML ( 5)   PDF (1352KB) ( 1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经营森林的具体实施方案,也是森林管理部门监管森林的重要指导依据。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存在效率低、数据分析不全面和自动化利用程度低等不足。利用Matlab 2014a平台开发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程序,包括森林资源数据预处理、森林资源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结构图绘制与文本编写、森林经营类型组织和森林作业法设计等功能,涵盖了方案编制的主要过程,大大提高了方案编制效率和森林资源数据分析能力,为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自动化处理技术。该程序易学易用,可推广应用于各类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也可应用于编制县市森林经营规划以及其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研究简报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后林分防火效能比较研究
    陈绍栓, 陈彬, 陈淑容
    2019, 0(4):  137-14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20
    摘要 ( 310 )   HTML ( 2)   PDF (1266KB) ( 1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解决马尾松纯林火灾风险大的问题,采用强度间伐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木荷、闽楠的林相改造试验,对改造20年后的林分进行生物量、林下植被、冠层结构、小气候特征、抗火性能特征值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易燃可燃物,马尾松纯林为37.91±4.55 t/hm 2,而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混交林分别为23.71±2.36,22.54±1.85,21.58±2.03 t/hm 2;林下植被,马尾松纯林以芒萁和杂竹类为主,而混交林以一、二年生的荫性草本为主;在空间结构上,马尾松纯林由马尾松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而混交林由马尾松林冠层、阔叶树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马尾松叶子的着火温度比阔叶树低,油脂含量比阔叶树高;马尾松林分的林内温度比混交林高,林内湿度比混交林低。马尾松林分套种阔叶树后,防火风险显著降低,防火效能从高到低分别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马尾松纯林。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研究
    杨文奇, 徐颖彤, 徐雅, 张华兵
    2019, 0(4):  143-15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21
    摘要 ( 291 )   HTML ( 1)   PDF (1521KB) ( 3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公园绿地是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江苏省东台市市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结合两步移动搜索法和缓冲区分析法,依据人口与公园绿地的空间匹配程度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人口与公园绿地分布不平衡:59.61%的人口集中在市区西南部,56.36%的公园绿地分布在城东地区。2)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上呈现西南部较低、东部较高的特征。西南部与中部主城区可达性等级偏低,可达性指数为0.25~1;城东地区等级高,可达性指数在1.33~5之间;北部开发区绿地可达性适中,可达性指数为1。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生境选择
    陈超, 和晓阳, 薛亚东
    2019, 0(4):  151-15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22
    摘要 ( 321 )   HTML ( 2)   PDF (5138KB) ( 2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境选择是动物对环境行为适应的重要内容,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目前大多数濒于灭绝的脊椎动物所面临的基本威胁。目前,针对高黎贡山地区羚牛的生态研究仍然较少,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龙江流域的羚牛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境选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羚牛对硝塘的利用强度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2)离硝塘的距离是影响羚牛生境利用强度的重要因子,其次为海拔梯度和平均海拔,离公路、水源和人便道的距离对羚牛生境利用强度影响不显著;3)研究区域设置的红外相机在硝塘中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最多,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再次验证了直接观察和痕迹观察的结果。因此,保护好独龙江流域的羚牛关键在于保护好硝塘以及附近连片的森林植被。

    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
    王瑾, 闫庆武, 谭学玲, 邹雅婧
    2019, 0(4):  159-16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4.023
    摘要 ( 560 )   HTML ( 10)   PDF (1832KB) ( 16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基于2005—2018年MODIS NDVI数据,以植被覆盖度FVC为研究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指标,利用时间信息熵、时间序列信息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强度和趋势;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矿区、河流、降水、地形等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2005—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较平稳,变化趋势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人们日益重视保护环境,保护植被,也得益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矿区的整治。2)从空间上看,在2005—2018年间,内蒙古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东高西低,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3)降水、矿区、河流都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降水充沛的地区,植被覆盖度往往较高;矿区植被覆盖度低于非矿区;河流的发育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距河流较近的区域植被覆盖度高;不同的地形对植被覆盖度有显著的影响,低缓坡度和海拔较低的地区相较于坡度较陡、海拔较高的地区,更适宜植被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