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主要结果及分析
    昝国盛, 王翠萍, 李锋, 刘政, 孙涛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1): 1-7.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1.001
    摘要2047)   HTML185)    PDF (1091KB)(933)    收藏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板,以2019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状况。通过简要介绍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的基本情况,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和动态变化,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目前的防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 737.1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为16 878.23万hm2。与2014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8.80万hm2,年均减少75.76万h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52万hm2,年均减少66.70万hm2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我国一元立木材积表基本现状分析与估计误差检验
    曾伟生, 杨学云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43-49.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06
    摘要277)   HTML7)    PDF (1271KB)(856)    收藏

    立木材积表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重要基础数表。一元立木材积表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已经应用了40多年,目前的适用性如何一直未进行过系统检验。对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的基本现状,从数量、分区、树种及材积式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利用138 911株测高样木数据对大部分一元立木材积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应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总数达到707个,按省级行政区分布数量相差悬殊,从3~171个不等;有18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了若干个编表总体,而其它省级行政区则是以行政区范围为总体;各省级行政区编表树种组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少的才3个,最多的达到31个;编表所用模型达到25个,但近九成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是基于其中5个模型编制的;全部一元立木材积表约七成超出了±5%的允许误差限,31个省级行政区及四大森工集团的材积估计误差有10个超出了±10%的范围,其中负偏最大的为-14.86%,正偏最大的为23.22%。基于分析结果,建议在本次清查期末对现行的一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适用性检验,并对已存在显著偏差的一元立木材积表进行统一修订,从编表总体划分、树种分组、材积式类型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还应积极推进材积估计方法从一元表向二元表转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哨兵2号多光谱遥感数据的草原植被盖度反演——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田海静, 王林, 韩立亮, 范云豹, 杨吉林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4): 134-140.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4.017
    摘要326)   HTML7)    PDF (4757KB)(739)    收藏

    建立高精度草原植被盖度遥感估算模型对定量评估草原资源质量和支撑草原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研究利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样地调查数据,基于哨兵2号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了草原植被盖度分类遥感建模及反演。研究表明:1)23种植被指数与实测植被盖度均呈现显著相关性(P<0.001),其中相关性最强的为NDVI,相关系数为0.834;2)正弦函数在高值部分(植被盖度>75%)的低估现象更明显,而线性函数在低值部分(植被盖度<25%)的高估现象更明显,通过采用两种函数对植被盖度进行分段模拟,结果较好;3)按照草地类分为6组分别进行植被盖度建模后,内蒙古自治区1 894个符合质量要求的样地模拟植被盖度与实测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R2=0.722,显著性水平P<0.01,RMSE=12%;4)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草地类植被盖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山地草甸78.91%,温性草甸草原73.7%,低地草甸53.89%,温性草原52.57%,温性荒漠草原32.76%,温性草原化荒漠25.52%,温性荒漠19.29%。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山西省五台山地区近30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任天晨, 陈军锋, 刘楠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4): 89-99.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4.012
    摘要493)   HTML11)    PDF (8599KB)(573)    收藏

    以1991—2020年间的25期Landsat遥感数据源,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小波分析、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五台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FVC值在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五台县多年FVC均值最高,原平市历年FVC增速最快,主要存在9,12,21a共3个主要变化周期控制整个时域中FVC的变化。研究区植被覆盖呈现“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植被覆盖改善区远大于退化区。五台县在海拔低于2 400m的CV值均表现出较大负偏离现象,在海拔高于2 400m时,出现较大正偏离现象;繁峙县FVC值均表现出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的现象;代县和原平市各坡向的FVC峰值在海拔1 600~2 000m内出现。五台县、代县和原平市CV值随坡度的增加,负偏离程度越大。1980—2015年间,研究区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均呈现上升趋势,FVC值与温度的偏相关系数均值为0.14,与降水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值为0.05。1990—2018年间,五台山地区林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出现增加,而耕地、草地存在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矿区和景区等人类活跃区存在植被衰退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主要结果及防治形势分析
    宁小斌, 吴协保, 黄俊威, 吴后建, 刘伟, 彭玺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3): 9-14.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3.002
    摘要239)   HTML14)    PDF (972KB)(539)    收藏

    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版,以2021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变化。通过简要介绍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基本情况、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分析目前的石漠化防治形势,提出防治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722.3万hm2,与2016年同口径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1万hm2,年均减少66.6万hm2,表明我国石漠化土地总体向“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生态状况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贵州省国有林场现状和现代化建设探讨
    温煜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3): 36-41.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3.006
    摘要956)   HTML197)    PDF (995KB)(477)    收藏

    阐述了贵州省国有林场现状和现代化建设模式,分析了国有林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短板,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措施,以期为推进贵州省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碳达峰和碳汇能力研究
    张哲, 张煜星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1-9.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01
    摘要280)   HTML28)    PDF (4802KB)(443)    收藏

    在现实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下,实现碳中和就必须首先实现碳达峰。研究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的碳达峰基础和碳汇能力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选取了世界224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24个国家,根据其1960—2018年间的CO2排放量、GDP总量、能源消耗、森林碳汇能力等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大国在碳达峰之前,CO2排放量均与GDP、人均GDP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人均GDP达到2.0万~3.5万美元、低碳能源占比达到35%以上时,有实现碳达峰且碳排放出现下降的可能;天然气能源占比50%以上,或者煤炭和石油供应占比不高于55%,人均GDP达到3.5万~4.5万美元时,也有实现碳达峰且碳排放出现下降的可能。可见,能源供应结构是实现碳达峰的第一决定性因素,即低碳能源占比越高,碳达峰越容易实现;人均GDP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条件,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才有提高减排技术的能力。目前,研究所涉及的各国森林碳汇能力均在不断提高,但占其本国的年碳排放量比例较低,大部分国家不足15%,一些国家的森林碳汇能力还在降低,实现碳中和仍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应特别重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亚高山草甸不同坡位冷箭竹生境特征及对生长的影响
    颜科宇, 陈平平, 李建兴, 张丽梅, 刘辉, 陈正发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70-78.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10
    摘要126)   HTML7)    PDF (2297KB)(440)    收藏

    冷箭竹作为低纬度高原亚高山草甸的优势植物种,明确不同坡位冷箭竹生境特征及关键生长影响因子对其群落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云南寻甸高本山区亚高山草甸冷箭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坡位冷箭竹生长及生境因子特征,采用相关性热图辨识冷箭竹关键生长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随坡位上升呈降低趋势,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随坡位上升呈升高趋势。2)不同坡位土壤颗粒组成均以粉粒为主,土壤容重随坡位上升呈升高趋势,土壤含水率、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化学指标均随坡位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草甸土壤呈明显的酸性特征,中坡位土壤理化特性反映出土壤质量水平相对更高。3)随着坡位上升,冷箭竹形态和群落特征均呈现出显著的劣化趋势。4)相关性热图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土壤容重和有效磷对冷箭竹相应生长特征影响较大,其中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和土壤容重是影响冷箭竹生长的关键性因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探讨
    蒋春颖, 杨雪清, 张国丽, 孙志超, 蒋云安, 蒋爱军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17-26.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03
    摘要286)   HTML19)    PDF (1228KB)(437)    收藏

    综合利用森林火灾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承灾体脆弱性,构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致灾危险性选取可燃物、气象条件、野外火源、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内容为评估指标,承灾体暴露度选取地上活生物量、房屋建筑数量、人口数量、GDP等方面的内容为评估指标,承灾体脆弱性选取易燃林地比例、易燃建筑面积比例、老幼人口数比例、经济活动脆弱性等方面的内容为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将森林火灾风险评估精度细化到小班、30弧秒地理格网,乡镇级、县级等多空间尺度,以满足国家、省、市、县不同行政级别森林防火管理精度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森林火灾风险识别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关联因子
    彭泽喜, 罗航, 李小英, 许彦红, 尹五元, 朱洪琴, 陈玉强, 陈晓琴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138-146.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19
    摘要178)   HTML9)    PDF (1023KB)(343)    收藏

    为准确掌握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在设置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测度元江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物种多样性水平与立地因子、林分因子以及林地干扰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元江栲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涉及75科141属202种,以灌木层(含更新层)物种组成最为复杂,乔木层树种组成具有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不同区域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差异明显。2)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含更新层)最高,元江栲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呈中等水平,研究区内不同调查区域间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含更新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贡献率最大。3)物种多样性与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和林地干扰强度3个层面的6个因子间都表现出较强关联性,关联度大小排序为海拔>林地干扰强度>平均胸径>坡向>株数密度>坡度。通过研究,以期为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的修复和保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蒋亚芳, 田静, 刘增力, 马炜, 邵炜, 白玲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4): 1-10.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4.001
    摘要335)   HTML44)    PDF (1248KB)(343)    收藏

    查清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群数量及生存状况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明确指出,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为此,我国于2012年启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基于此次调查数据,介绍了283种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群数量、群落面积、就地保护状况等,并通过与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近十年野生植物资源变化的原因。从建立野生植物资源监管平台、完善植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开展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整体提升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2022年第6期录用论文目次
    林业资源管理   
    录用日期: 2022-12-10

    13. 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
    左松, 胡莉, 杨丽娜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3): 12-18.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3.002
    摘要1031)   HTML33)    PDF (999KB)(313)    收藏

    通过搜集梳理国内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领域开展的相关指标体系和方法,总结现有自然资源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林草、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已发布的相关规范、标准,以DPSIR模型为理论基础,从自然资源本底状况、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绿色保护、自然资源品质生活和自然资源治理状况5个维度构建了12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的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做好自然资源评价顶层设计,分区分类、多维度多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MaxEnt模型的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
    余著成, 徐林莉, 罗水根, 王梅芳, 周晓, 陈丹娜, 金伟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111-117.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15
    摘要146)   HTML8)    PDF (3775KB)(300)    收藏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开展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对合理科学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获取的位点数据,结合植被、地形和人为干扰等3类环境因子,采用MaxEnt 模型对江山市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中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MaxEnt 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藏酋猴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通过分析可知:藏酋猴中和高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东南、东北和西北部海拔较高的阔叶林内,面积为3 041.1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3.96%;因子变量贡献分析表明,海拔、离林道距离和坡向是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3.30%,29.40%和12.40%。结合保护区植被、地形等栖息地条件及藏酋猴生境适宜性,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保护区的功能区,防止毛竹林面积扩张引起阔叶林的退化,提高西北部与西南部适生区的连通性,为藏酋猴种群的迁移提供安全畅通的廊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的实现路径
    唐小平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3): 1-11.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3.001
    摘要467)   HTML26)    PDF (1577KB)(290)    收藏

    我国2021年正式设立了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进入了国家公园建设新阶段。通过梳理国家批准设立5个国家公园的建设任务,明确了国家公园建设重点是构建清晰规范的资产产权制度、统一高效的生态治理体系、保障有力的公众服务系统、统筹有度的社区协调机制等4个方面。从规划编制实施、勘界立标、机构设置、资产监管、生态修复、基础设施、监测感知、公众服务、社区协调等方面重点探讨了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的实现路径,国家和各级政府应从品牌塑造、制度体系、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基础保障,为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碳计量参数
    蓝肖, 郝海坤, 黄开勇, 陈琴, 戴俊, 程琳, 陈仕昌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2): 50-56.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2.007
    摘要202)   HTML13)    PDF (1668KB)(276)    收藏

    探究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并建立其生物量预测模型,为预测和评估其固碳能力提供依据。采用野外生物量调查和室内测定等方法,选择广西杉木典型栽培区的不同林龄阶段和不同立地条件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比、木材基本密度、含碳率和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树干生物量的占比最高,幅度为40.00%~67.40%,树根其次,幅度为14.70%~22.70%;杉木的平均根茎比值为0.263,木材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300.5 kg/m3;不同相对生长方程回归模型对于树干、树皮、树枝、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的拟合效果并无明显差别;杉木各器官平均含碳率为50.57%,呈随林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杉木树干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关系以幂函数略优,而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关系则以双曲线模型略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2005—2020年北京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于世勇, 徐前, 于晓斐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 (3): 98-104.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3.03.013
    摘要188)   HTML12)    PDF (3716KB)(270)    收藏

    基于2005—2020年北京地区NDVI数据,采用NDVI等级划分、差值分析等方法,分析植被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和时空特征,揭示北京地区NDVI变化的时空规律,分析近15年北京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和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处于较高水平,从区域上看,2005—2020年北京地区NDVI平均值为极高覆盖等级的区域都分布在军都山和西山两个山脉,门头沟区、怀柔区、延庆区、房山区、昌平区、平谷区的植被覆盖处于北京地区最高水平等级;从时间上看,植被覆盖水平从2005—202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NDVI年均值由0.659 0上升到0.756 6,提高了14.81%;极高覆盖等级的面积比例由5.31%提高到47.79%,等级低的面积比例由5.91%下降到1.25%;从植被时空变化特征看,明显改善和轻度改善的面积比例超过了80%。两个“百万亩造林”和山区森林经营是提升北京地区植被覆盖质量的主要驱动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各级储量数据的一体化方法研究
    曾伟生, 杨学云, 孙乡楠, 刘樯漪, 张宇超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4): 13-19.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4.003
    摘要330)   HTML14)    PDF (985KB)(269)    收藏

    开展国家和地方森林资源一体化调查监测,将各省森林储量数据分解落实到市、县、乡各级乃至每一个森林图斑,是推进各级林长制督查考核的必然要求。基于近年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数据资料,以全市森林储量为总体控制数,利用蓄积量估测模型及三储量(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联立模型,将储量数据落实到图斑;在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可参考的前提下,可统筹考虑不同数据的误差,采用联合估计的方法,对市、县级数据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建立北京市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和三储量联立模型,将2021年全市的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全部分解落实到区级、乡级和每一个森林图斑,实现了市、区、乡3级储量数据的一体化。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应用模型技术将森林三储量分解落实到图斑的做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省市县一体化森林碳储量估测技术体系——以广东省为例
    薛春泉, 陈振雄, 杨加志, 曾伟生, 林丽平, 刘紫薇, 张红爱, 苏志尧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4): 157-163.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4.020
    摘要291)   HTML7)    PDF (1094KB)(268)    收藏

    为方便地方政府计量森林碳储量家底,建立广东省市县一体化森林碳储量估测技术体系。利用2017年广东省国家森林资源第九次连续清查产出的森林样地调查数据,构建了以森林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为目标变量,以林分断面积和林分平均高为解释变量的联立预估模型,各模型确定系数R2均在0.94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小于3%,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小于15%,各项评价指标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同时,基于广东省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以模型技术、数据耦合技术为支撑,把广东省全省森林储量落实到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中的森林图斑,逐级汇总到村、镇、县、市、省,实现了国家框架体系下的省市县一体化。结果表明,建立的碳储量估测技术体系耦合方法科学可行,预估模型精度较高,可在省、市、县碳中和目标实施情况考核评价中推广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森林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子分析
    黄智君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 (3): 122-128.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2.03.019
    摘要244)   HTML1)    PDF (1387KB)(259)    收藏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森林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森林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总体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平稳缓慢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持续为轻度失调,森林资源保护持续滞后绿色发展是制约二者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关键;七大区域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性明显,华北、华东、东北地区为濒临失调,西南、华南、西北、华中为轻度失调;森林资源保护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均较高的华北地区二者间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发展水平均较低或不均衡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人均森林蓄积量、人工造林面积占森林面积比例、城镇每万人公共交通客运量是制约两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