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28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2010, 0(1):  1-8. 
    摘要 ( 274 )   PDF (990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系统分析第七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此次清查的5个特点;从森林资源结构、资源数量、区域分布、资源发展变化等方面揭示了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蓄积19.61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t,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
    经营管理
    关于保障中国木材安全的研究
    中国老科协木材安全调研组
    2010, 0(1):  9-13. 
    摘要 ( 81 )   PDF (931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木材安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经营粗放,木材自给能力弱;木材需求刚性增长,供需缺口扩大;对外贸易摩擦日益突出,国际木材贸易难度加大;木材产业自身发展层次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保障木材安全战略的基本点是:立足国内资源,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科学利用木材资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效率。对策:建立健全国有林管理机制,加快国有林改革步伐;全面实施森林经营工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充分挖掘平原林业的潜力,实现平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对林业科技教育投入,培养不同层次科技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培育的效率和木材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国外木材资源供给战略研究,制定充分利用国际森林资源的长远规划;利用国家政策保障木材安全;赋予林业行政部门对林业产业和木材安全机制的管理职能。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
    周训芳
    2010, 0(1):  14-18. 
    摘要 ( 79 )   PDF (934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保护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在不改变自然保护区内集体林地所有权关系的前提下,协调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依法维护集体林权和落实林地林木管护责任与补偿责任。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配套的制度改革,实现生态公益林制度的法律化,建立自然保护区林地管理契约制度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制度,区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责任及建立自然保护区资金保障制度。
    关于改革当前森林采伐管理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姚祖岩, 尹晓阳, 胡军华
    2010, 0(1):  19-22. 
    摘要 ( 72 )   PDF (930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森林经营和采伐管理的现状,剖析目前森林采伐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改革森林采伐利用、森林经营培育和森林资源管理政策的建议。
    对延边林区林蛙产业发展的思考
    尹大立, 张则路, 张玉国
    2010, 0(1):  23-26. 
    摘要 ( 80 )   PDF (925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蛙产业是延边林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在拉动林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延边林区林蛙产业存在的资金短缺、政策不优、科研滞后、行业自律不严等问题的分析,从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林蛙良种繁育体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开发生产要素市场、强化自律、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等8个方面,对加快林蛙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戴国琴, 褚卫东
    2010, 0(1):  27-32. 
    摘要 ( 95 )   PDF (992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对保障粮食增产、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木材供给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建设任务还很大、林龄老化、更新改造滞后等,在完善生态防护功能,提高资源培育功能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统筹农田防护林建设、更新、改造的任务还非常繁重。本文提出了促进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系列的对策。
    科学技术
    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量化分析研究
    刘奉强, 张会儒, 姜慧泉
    2010, 0(1):  33-38. 
    摘要 ( 140 )   PDF (1613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分结构研究以往多注重于一维直径、树高结构或二维空间分布格局,对林分的三维特性研究较少。应用森林结构三维模型,以吉林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和金仓林场的原始林、天然次生林和柞树纯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各林分空间结构异质性指数SCI为:原始林4.03,原始次生林3.16,柞树纯林2.74;2) 各林分垂直梯度和斑块类型数量:原始林7.67m,12.60、原始次生林6.58m,10.97、柞树纯林5.36m,8.13;3)各林分垂直梯度和斑块类型多样性指数:原始林1.799,3.327,原始次生林1.780,3.164,柞树纯林1.445,2.322。原始林的水平聚集程度、垂直结构和三维结构异质性都最大,其次是原始次生林,最小的则是柞树纯林。三维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和评价林分的结构异质性。
    伊春地区人工长白落叶松生长过程分析
    巨文珍, 王新杰, 顾丽, 刘俊, 孙玉军
    2010, 0(1):  39-45. 
    摘要 ( 152 )   PDF (1491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长白落叶松林木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工长白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6~19a,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8~10a,二者在16~18a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14~17a时达到生长高峰,在18~20a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25~30a时出现其最大值,之后逐年下降,预计与平均生长量在28~33a时相交,可以在18a左右考虑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林进行抚育间伐,结合当地的经营目标考虑在28~33a左右进行主伐。同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径阶的增大,林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都基本趋于正常稳定。胸径最优生长方程为:y=1.2546e0.1247x;树高最优生长方程:y=1.4187e0.1193x;材积最优生长方程:y=0.00009e0.3644x
    人为干扰对额济纳胡杨林群落组成及更新的影响
    陈维强, 周伟磊, 刘倩雯, 李景文, 曹德昌, 郝鹏
    2010, 0(1):  46-52. 
    摘要 ( 132 )   PDF (1021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一道强大的生态防线。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和人为干扰影响,绿洲中胡杨林已严重退化。我们认为人为干扰会对胡杨群落的组成和更新造成影响。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从人为干扰角度对额济纳不同地区胡杨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会影响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和根孽幼苗生长情况;林下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旅游干扰影响,并与总干扰强度的关系遵循“中度干扰假说”;根孽幼苗生长情况与放牧干扰呈负相关,当根孽幼苗数多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外界干扰对其生长状况的影响;适度的人为干扰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但要保证胡杨林的繁殖更新,需要以消除放牧干扰影响为前提。
    珍稀濒危抗癌植物海南粗榧种群结构和资源价值研究
    祁珊珊, 戴志聪, 司春灿, 林英, 杨冬华, 宋经元, 杜道林
    2010, 0(1):  53-58. 
    摘要 ( 124 )   PDF (1018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样方法研究霸王岭及尖峰岭保护区内海南粗榧种群结构特征,共取样方24个,总调查面积为10400m2。记录海南粗榧的胸径及高度等形态指标,并将海南粗榧按高度及胸径分为5级,以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3龄海南粗榧幼苗成活率很低,从而导致海南粗榧种群结构不稳定,Ⅴ级大树数量不多。通过其生物量和生物碱含量估算,推算出海南粗榧经济价值,就霸王岭和尖峰岭保护区内海南粗榧含高三尖杉酯碱这一项的经济价值来看,就约为225107.4万元,其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的。因此保护好海南粗榧,做好海南粗榧的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对恢复和维护良好的海南粗榧种群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缓解市场上对三尖杉酯碱等的急切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依兰国营林场不同林分结构内柞树生长状况差异及技术对策的研究
    张德平, 陈树华
    2010, 0(1):  59-63. 
    摘要 ( 88 )   PDF (1125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样方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依兰国营林场不同林分结构内柞树的生长状况,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得到柞树在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柞树纯林中的生长状况排序。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内柞树的胸径年均生长量、树高年均生长量和材积年均生长量3项指标在18~42a之间均明显高于阔叶混交林内柞树和柞树纯林,优势明显。所以,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用材角度,培育混交异龄复层林结构对森林的永续经营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昆明呼马山公园人工桉树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和生物量研究
    涂璟, 李宁, 王克勤, 王云飞, 孙捷
    2010, 0(1):  64-67. 
    摘要 ( 261 )   PDF (1026KB)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明呼马山公园人工桉树林乔木层树种为单一的直杆桉,林下植被类型有灌木-草本型。草本层紫茎泽兰这一外来物种在整个林地的草本层中占据绝对优势,阳坡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都比阴坡的要高。灌木层生物量低于草本层的生物量。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关系
    于景金, 陈丽华, 谷建才, 张锁成, 武巧英
    2010, 0(1):  68-72. 
    摘要 ( 95 )   PDF (1001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不同环境因子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通过样地调查法对该区物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有林下草本植物79种,优势种主要为细叶苔草、小花糖芥、中华隐子草;草问荆、蒲公英、唐松草等为常见种;苦荬菜、银莲花等为偶见种。对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2个林分因子分别是树高和胸径,对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依次为海拔高度和坡度。
    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黄河三角洲宜林牧地绿化研究
    赵军, 刘高焕, 李齐演
    2010, 0(1):  73-78. 
    摘要 ( 85 )   PDF (1533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从生态学的角度,根据黄河三角洲优化配置原则,对土地适宜方向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匹配,甄别出需要调整的类型,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为目标,保持一定的耕地总量,构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然后提出了土地立地类型划分标准,对优化配置后的宜林牧地进行归类;最后,对未绿化的宜林牧地进行树种配置,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生态绿洲。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原则与模式的研究
    王红春, 胡堂春
    2010, 0(1):  79-83. 
    摘要 ( 102 )   PDF (936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黄河反复冲淤和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开展植被恢复已是保护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基于对保护区内植被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区在植被恢复时应考虑保护优先、依法治理,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因地制宜、适地适植被,适度利用、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多措施并举等原则,并提出自然恢复、人促自然恢复、人工生态恢复等3种植被恢复模式。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谢镇国, 蓝开敏, 杨传东
    2010, 0(1):  84-88. 
    摘要 ( 115 )   PDF (942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结构分析雷公山保护区现代植物区系的特征,该区有种子植物158科,562属,1414种。植物区系孕育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成分,并参与东亚植物区系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进程;属为古北大陆起源,以古老的大陆起源为主体;种的区系成分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1004种,是东亚植物区系一部分,中国特有属14属,中国特有660种,贵州特有种2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是构成雷公山植物区系的基本骨架,并与热带亚洲关系密切。雷公山种子植物属和种的分析基本一致,其区系性质是温带的。
    山西省怀仁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保护对策
    刘彦平, 高俊峰
    2010, 0(1):  89-92. 
    摘要 ( 126 )   PDF (1020KB) ( 1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功能区划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判断生态系统分异和变化规律、提出生态退化恢复对策的基础。在综合分析怀仁县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卫星影像图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的多层叠加功能,采用图形叠置法将怀仁划分为3个生态区,6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各区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对策。
    河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分析
    李霄宇, 白庆红, 张岩, 邢韶华, 崔国发
    2010, 0(1):  93-101. 
    摘要 ( 89 )   PDF (1473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建设与布局,构建能满足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以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数据,对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运用GAP分析方法,利用地理系统系统软件ArcGis9.2的叠加分析功能,对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在河北省自然保护区中的保护空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很不完善;生态系统保护空缺分析发现除库塘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类型保护空缺外,其他各类生态系统都存在保护面积空缺。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结合河北省的各类生态系统分布情况,对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优化建议。
    造林贡献率定义及造林成效评价
    张煜星
    2010, 0(1):  102-106. 
    摘要 ( 226 )   PDF (959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造林成效定量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造林贡献率的定义和算法作为造林成效评价的指标,根据8次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近60年全国造林面积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950—2008年,全国累计造林面积26137.92万hm2,人工造林累计成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10.44个百分点。但人工林成林后采伐和征占用达38.45%,保存面积为61.55%。60年全国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8.44%,最近15年造林贡献率平均为50.20%,造林成效正在逐渐提高。在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投入较低,采伐利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人工造林取得较大成绩,人工林林产品供应在木材、林化工业和药用原料、食用产品、生态产品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1950—2008年,60年森林采伐总蓄积量为154.52亿m3,获得木材总计92.71亿m3;其中采伐人工林蓄积量达15.41亿m3,占采伐森林总蓄积的10%,近5年已达到39.44%。
    基于管理区域的访问控制技术与林业应用研究
    龙植豪, 刘鹏举, 石军南, 唐小明
    2010, 0(1):  107-112. 
    摘要 ( 105 )   PDF (2176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基于管理区域的访问控制技术对于实现林业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基于管理区域进行访问控制的必要性,基于RBAC思想,提出了一套基于管理区域的访问控制方案,通过为角色添加区域约束实现用户的区域授权,选择基于网络平台的造林作业设计系统进行了开发,运行效果表明系统用户依据管理区域对系统资源进行访问,满足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实现了林业网络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共享。
    基于ALOS PALSAR数据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技术研究
    杨永恬, 李增元, 陈尔学, 凌飞龙
    2010, 0(1):  113-117. 
    摘要 ( 121 )   PDF (1347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研究区,基于ALOS PALSAR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固定样地蓄积量与所对应的PALSAR像元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杨树(Populus ussuriensis)等树种组外, PALSAR的HV后向散射系数与蓄积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对多数树种而言,交叉极化方式(HV)后向散射系数与蓄积量的决定系数比同极化方式(HH)的略高。若以林场为单位统计,采用回归方法得到的估测结果与直接利用固定样地估测的结果相差很小。
    专家分类方法在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星
    2010, 0(1):  118-122. 
    摘要 ( 114 )   PDF (1093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太原市的6个建城区为研究区,利用一类数据与SPOT5遥感数据,根据《山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调查外业工作细则》中林地、林分分类标准,采用专家分类的方法,成功地分出了15个乔木树种和16个灌木及其组合。在不改变原小班划分的基础上,对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在同时相SPOT5遥感数据上完成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进行校验,结果表明专家分类方法可以消除个人因素对解译结果的影响,在解译细节上强于目视解译;专家分类方法更科学、实用,在生产更具有推广意义。
    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研究
    罗鹏, 黄水生, 周洁敏, 唐小明
    2010, 0(1):  123-129. 
    摘要 ( 125 )   PDF (1395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GIS和网络技术为林业区划工作提供支持、对区划成果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区划成果为林业业务提供服务等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采用面向服务架构的WebGIS技术构建了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基于空间数据服务的松耦合性的地图浏览、查询和空间分析服务,可以为林业及相关部门提供林业区划信息和使用林业区划成果进行业务分析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