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8-28
    综合管理
    年度森林资源清查:美国的经验与借鉴
    叶荣华
    2013, 0(4):  1-4. 
    摘要 ( 140 )   PDF (982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美国年度森林资源清查的背景和不同方案的比较,对建立我国年度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提出了一个建议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领域发展问题的思考
    陈谋询
    2013, 0(4):  5-10. 
    摘要 ( 141 )   PDF (1003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四化同步推进的新形势下,就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提升途径和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思考,以期引起关注与探讨。
    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乔永强
    2013, 0(4):  11-15. 
    摘要 ( 204 )   PDF (1042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目前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不同管理层面管理目标不一致,发展公益旅游与发展旅游产业的混淆,提升旅游档次与简单扩大规模的混淆,旅游投资主体与森林资源管理角色的错位等。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根源的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
    环首都贫困地区退耕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调查
    张蓬涛, 葛智超, 张贵军, 杨皓
    2013, 0(4):  16-22. 
    摘要 ( 132 )   PDF (1123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退耕一期工程在环首都贫困地区的实施,引起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同时该区域的民生问题也受到极大关注。2013年生态退耕开始进入二期阶段,为了深入了解退耕后环首都贫困地区退耕农户的生计与土地利用情况,在该区域涉及退耕的贫困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并结合调查结果对退耕后农户的生计状况和土地利用行为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退耕后农户土地集约利用与粗放利用兼具;农业内部结构由传统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方向综合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户收入由农为主转为非农为主;农户家庭年纯收入增长3.36倍。但是农户生计多样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存在许多问题和危机,仍需政府注重退耕区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拓宽信息通道,促进信贷、合作经营等途径来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林区职工家庭视角的黑龙江省森林管护制度研究
    刘青, 董桓维, 张瑾瑾, 万志芳
    2013, 0(4):  23-26. 
    摘要 ( 131 )   PDF (984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林区职工家庭的视角出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弄清目前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现状,总结出职工在管护经营林地中存在认知水平较低、发展林下经营问题重重、缺乏管护积极性的问题,并提出强化宣传、加大政府扶持、实施差别化管护策略的改进对策。
    科学研究
    南渡江流域木麻黄人工林林分结构研究
    吴疆, 李向阳, 佘济云, 陆禹, 孟伟, 魏甫
    2013, 0(4):  27-32. 
    摘要 ( 149 )   PDF (1115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海南南渡江流域木麻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木麻黄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特点及规律。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直径、树高拟合,并结合χ2检验方法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麻黄人工林中、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林分平均胸径为11.6cm,在3.4~21.3cm变动,林分平均树高为13.6m,在5.2~23.5m变动;2种分布函数对木麻黄人工林的拟合效果均可,且Weibull分布函数的拟合精度略优于正态分布;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被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且草本层生长较灌木层茂盛。
    青椆混交林综合干扰指数研究
    吕勇, 吕飞舟, 臧颢, 李新建, 马欣
    2013, 0(4):  33-36. 
    摘要 ( 125 )   PDF (1098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量化森林受干扰的程度十分重要。通过构建综合干扰指数,分析了龙虎山林场青椆混交林的干扰状态,结果表明:综合干扰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林分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生长差异,从而得出林分的受干扰情况;对5块样地的青椆混交林林分综合干扰指数分析显示,青椆由于种内干扰较为严重,需要适当地进行疏伐;枫香与樟树在局部地区可能由于人为干扰导致生长较差,需加强管护;白栎整体生长良好。
    树木干形模拟技术探讨
    段爱国, 张建国
    2013, 0(4):  37-41. 
    摘要 ( 112 )   PDF (1003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曲线模型是树木材种出材量与出材率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估的科学依据。介绍了干曲线模型的分类及其国内外研制现状,重点从干形指标、干曲线模型与林分经营间作用关系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响应林分经营因子的干曲线模型研制的理论基础及技术进展,分析指出了树木干形模拟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树木干形的科学模拟提供参考。
    IPCC方法框架对中国土地利用碳核定的启示
    卢鹤立, 赵金彩, 蒋琳
    2013, 0(4):  42-46. 
    摘要 ( 142 )   PDF (1053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面综述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土地利用变化碳效应评估方法,系统总结了中国学者近期在BEF方法、土壤有机碳的管理因子方法和整合分析方面的工作,分析了IPCC评估方法对中国土地利用碳核定的适应性,最后得出IPCC方法框架应用于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碳源汇核定问题上仍显不足的结论,并且提出了中国碳源汇核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科尔沁大青沟3种群落乔木层优势树种含碳率分布特征的研究
    李凯锋, 罗于洋, 王树森, 李晓宇, 刘波, 王博, 王旭, 道如娜
    2013, 0(4):  47-52. 
    摘要 ( 153 )   PDF (1251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科尔沁大青沟水曲柳、蒙古栎及大果榆群落乔木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烧法实测优势树种各器官含碳率,研究了不同树种及同一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大果榆不同龄级枝条含碳率的变化幅度与蒙古栎的变化幅度差异最大(2.46%),3种树种各自不同龄级枝条含碳率存在显著差异;2)3种树种不同径级根系含碳率存在差异,其中蒙古栎根系的平均含碳率(50.60%)明显比大果榆(46.42%)、水曲柳(46.25%)的高;3)3种树种器官平均含碳率变化范围分别为48.17%~53.92%,45.58%~51.44%,46.25%~51.68%。由此可知,不同树种因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含碳率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树种含碳率受器官功能不同、主要组成成分及器官生长年限的影响,各器官含碳率也存在差异。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李卓凡, 铁牛, 辛魏巍, 苏兴权, 李铁牛
    2013, 0(4):  53-58. 
    摘要 ( 156 )   PDF (1132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大兴安岭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藓类-兴安落叶松林5种原始林的林木、下木植被、枯落物、木质残体4种碳库层、林木各器官采用野外实地取样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碳密度和碳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器官碳密度大小序列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分别占林木总碳密度的54.89%,21.98%,10.76%,9.65%和2.72%。2)5种林分类型碳密度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型(83.992 4 t/hm2)>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型(54.788 8 t/hm2)>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型(50.612 1 t/hm2)>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型(49.396 4 t/hm2)>柴桦-兴安落叶松林型(48.587 8 t/hm2),得出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57.475 5 t/hm2。3)研究区内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2.840 3TgC,各碳库层的空间分布序列为林木层(2.054 3 TgC)>枯落物层(0.349 5 TgC)>下木植被层(0.231 6 TgC)>木质残体层(0.204 9 TgC),分别占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72.33%,12.31%,8.15%和7.21%。
    阴山中段主要乔木树种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
    杨潇, 张秋良
    2013, 0(4):  59-64. 
    摘要 ( 149 )   PDF (1223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阴山中段(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乔木类型:白桦(Betula platyphlla)天然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主要林分因子调查和生物生物量测定,运用生物量建模时常用的10种数学模型对生物量与蓄积量进行回归拟合研究,以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建立各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间的回归预测模型,拟建立基于二类调查数据基础上的森林生物量估算与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白桦天然林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以Power模型拟合的效果最佳;油松人工林以Cubic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各估测模型均符合检验精度要求。同时,利用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一院调查队2006年国家二类调查数据,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呼和浩特部分)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
    李蔓, 杨广斌, 牟智慧, 李雪冬, 陈涛
    2013, 0(4):  65-71. 
    摘要 ( 135 )   PDF (1296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TM影像和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和面向对象技术提取大沙河自然保护区2000年和2010年生态系统分布信息,建立碳储存功能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研究区两期碳储量总量,并对其空间格局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碳储量为318.22万t,平均碳密度为117.90t/hm2,2010年为372.51万t,平均碳密度为138.02t/hm2,变化量为54.29万t,年变化率为5.43万t/a。保护区10年间碳储存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广西竹山红树林群落及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李丽凤, 刘文爱
    2013, 0(4):  72-76. 
    摘要 ( 160 )   PDF (1118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广西竹山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红树林群落类型、密度、高度、覆盖度、更新层等,研究表明广西竹山红树林群落从内滩到外滩的演替规律为:桐花树、桐花树+白骨壤群丛→桐花+白骨壤-秋茄+海漆-桐花树+老鼠勒+卤蕨、白骨壤+桐花树→ 桐花树、桐花+白骨壤。种群分布格局为:桐花树呈集群分布,白骨壤、秋茄、海漆、老鼠簕呈随机分布。该群落人为干扰较多,在较小面积的滩面内集中了相对较多的群落类型,以桐花树群丛和桐花树+白骨壤两种群落为主,呈低矮的单层灌木状。样方中各个滩位均有更新层,且更新层的高度差异显著,表明该地区的红树林群落处于发展的初期。
    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森林经营效果分析
    穆帅, 张树梓, 盖力岩, 支乾坤, 黄选瑞
    2013, 0(4):  77-83. 
    摘要 ( 135 )   PDF (1017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质低效林改造是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增强林分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以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低质低效林综合改造技术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森林固碳释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评价,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经营措施下,经过改造的华北落叶松低效林与未经过改造的相比,森林固碳释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都有明显的增加,从功能性价值总体来看,人工促进更新的经济价值最高,为53 850.04元/hm2,其次依次为群团状择伐改造20 753.5元/hm2、封禁促进植被恢复18 767.15元/hm2、带状皆伐改造15 932.75元/hm2、引进灌木13 883.86元/hm2、封禁为12 460.24元/hm2
    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探讨
    吕勇, 叶涛, 吕飞舟, 李新建
    2013, 0(4):  84-87. 
    摘要 ( 165 )   PDF (993KB) ( 4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综合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的角度评价林分群落物种多样性,提出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的概念,突破传统以单方面描述物种多样性的局限。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国有林场为案例,利用24块样地数据,对筛选出的指标运用CRITIC法确立权重,得出各样地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的计量模型,既反映了物种多样性指数的传统信息,又反映了实际样本数据的信息,使得综合指数的结果更加合理。
    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区划
    厉月桥, 李迎超, 吴志庄
    2013, 0(4):  88-93. 
    摘要 ( 145 )   PDF (1426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对区域内栎属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区划研究,结果如下:栎属植物在我国北方主要分布于北纬53°18′一线以南,东经105°42′~134°46′之间的区域,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其垂直分布上、下限总体上均呈现出从分布区西南向东、向北逐渐下降的格局。本研究将中国北方栎属植物分布区区划为8个资源集中分布区、4个次集中分布区和若干零星分布区,其中集中、次集中分布区林分总面积约为963.93万hm2,林分总体林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约占二者资源总面积的75.38%。不同分布区的栎属植物林分面积与林分龄级结构有所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的经营、利用提供依据。
    不同林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木质物残体基础特征
    王飞, 张秋良, 高孝威, 王硕韬, 高伟, 徐雁燕
    2013, 0(4):  94-99. 
    摘要 ( 126 )   PDF (1160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同年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木质物残体贮量进行研究,并采用两类标准比较粗木质残体贮量及特征。结果表明:木质物残体贮量在6.27~61.38 t/hm2 。Harmon标准计算的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为499~900株/hm2,4.73~130.59m3/hm2和 2.22~60.39t/hm2,分别比LTER标准高出 31.15%~66.74%,2.66%~34.75%和 2.96%~11.15%。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Harmon标准计算的CWD体积呈增加的趋势,密度和生物量规律不明显;LTER标准计算的CWD密度逐渐降低(587,325和300株/hm2),体积和生物量均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着腐烂等级的增加,Harmon标准计算的幼龄林和成熟林CWD密度及幼龄林和近、成熟林CWD的体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LTER标准计算的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与Harmon标准一致,只是Ⅰ级腐烂等级比例略有减少。
    模拟酸雨对台湾桤木叶片K+,Ca2+,Mg2+渗出量的影响
    徐彩瑶, 黄桂芬, 吴承祯, 洪伟, 李键, 林勇明
    2013, 0(4):  100-103. 
    摘要 ( 138 )   PDF (1121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喷淋试验,研究不同pH模拟酸雨对台湾桤木叶片K+,Ca2+,Mg2+渗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酸雨胁迫,台湾桤木苗木叶片K+,Ca2+,Mg2+渗出量随着pH值的减少而增加,呈现负相关效应。处理I-V的叶片K+渗出量分别比对照(CK)升高34%,25.5%,17.4%,16.7%,11.4%;处理I-V的叶片Ca2+渗出量分别比对照(CK)升高36%,25%,18%,5%,3%;处理I-V的叶片Mg2+渗出量分别比对照(CK)升高58.3%,41.6%,37.5%,29.2%,22.1%。并且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续,叶片K+渗出量和Mg2+渗出量的变化趋势均大致为先升高后下降,而Ca2+渗出量则不断降低。
    近10年我国荒漠化地区干湿变化分析
    付蓉
    2013, 0(4):  104-108. 
    摘要 ( 175 )   PDF (1318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水状况对于维持和稳定干旱区生态系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运用静止气象卫星和地面气象资料,采用中国能量水平衡的监测方法来监测植物环境的变化,为我国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自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比以往偏多,干旱区气候总体趋向暖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北方干旱区近10年降水略显上升趋势,土壤湿润指数与降水量趋势基本一致,生态环境相对好转。内蒙古东部、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降水量和土壤湿润指数均略显增加趋势,青海北部增加趋势明显。
    技术应用
    基于RS和GIS的阿城区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定量分析
    智长贵, 龚文峰, 张静, 张云
    2013, 0(4):  109-113. 
    摘要 ( 141 )   PDF (1139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RS和GIS技术,以200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获取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基础上,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叠加分析,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和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和林地的面积之和比例为90.30%,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土壤侵蚀强度上呈现整体以轻度侵蚀、中度侵蚀为主,局部有强烈侵蚀的土壤侵蚀特征;林地在微度侵蚀上的面积最大,耕地在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和重度侵蚀上的面积最大;未利用地在各个土壤侵蚀强度上的面积最小,其中在重度侵蚀上没有分布。
    建设我国林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与建议
    石焱, 王晓丽, 戴慧
    2013, 0(4):  114-119. 
    摘要 ( 133 )   PDF (1127KB)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各省建立的林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出发,分析现有运行的各林权证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国家、省、市、县多级联动的全国林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及WEB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议,实现全国林权信息的查询汇总、统计分析、数据更新等任务,与省级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平滑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城市森林碳储量遥感建模与动态变化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凌子燕, 黄进
    2013, 0(4):  120-125. 
    摘要 ( 177 )   PDF (1282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将TM遥感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短波红外植被指数(SWVI)融入径向基神经网络中,构建了森林碳储量估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反演了南京市不同时期的森林碳储量。结果显示:1)该模型的平均估算精度达到74.62%,比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更高、拟合更稳定,是一种相对简便、易于操作和准确度高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2)南京市的森林碳储量总体分布面积较大,但在区域上分布不太均匀,1988—2005年期间各辖区的森林碳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率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栖霞区<玄武区<下关区<雨花台区<鼓楼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
    基于GIS的青山实验林场森林生态分类系统
    国红, 陆元昌, 雷相东, 洪玲霞
    2013, 0(4):  126-130. 
    摘要 ( 143 )   PDF (1374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广西省凭祥市青山实验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等高线和二类调查小班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完成了生态土地类型(ELT)和生态土地类型相(ELTP)两个等级的分类和制图,构成了生态分类系统(ECS)等级结构中的两个最低层次。ELT包含环境信息,可以为森林经营提供依据;ELTP既包含ELT中的环境信息,又包含植被图层的植被信息,可以为森林经营区划和小班界限调整提供依据。
    现代园林绿化资源协同更新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实现
    李伟, 贾红波, 高楠
    2013, 0(4):  131-134. 
    摘要 ( 116 )   PDF (1133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技术层面总结并分析了园林绿化资源数据更新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园林绿化资源数据协同更新模式,实现基于移动的GIS的园林绿化资源数据的内外业一体化协同更新,省市、县、乡三级联动协同更新,空间图形数据及调查表属性数据的协同更新,在此基础上,建设园林绿化资源协同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的数据更新功能与逻辑结构进行详细设计与开发,完成了更新数据库的维护与系统原型的搭建。
    研究简报
    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探讨
    杜德鱼
    2013, 0(4):  135-139. 
    摘要 ( 140 )   PDF (988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为例,研究了林下经济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背景与基本内容,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完善森林法,完善配套优惠政策;政府帮助制定好规划,使规划先行;完善市场经济引导机制,培育产业发展;完善技术政策,提高林农技术水平。
    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思考
    孙贺廷
    2013, 0(4):  140-143. 
    摘要 ( 197 )   PDF (985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林业各项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加强监测防控工作是其必然要求,也是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手段,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并分析了当前监测防控工作所面临总体形势,讨论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协调、加强体系建设和健全长效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多样性研究
    梦梦, 刘慧芳, 张树苗, 马国青
    2013, 0(4):  144-147. 
    摘要 ( 132 )   PDF (1155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植物进行调查,应用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标分析了食用植物、油脂植物、饲用植物、药用植物、材用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环保类植物、蜜源植物等10类资源植物的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药用植物丰富度最高,丰富度指数R值达49.850 33,环保类植物次之,蜜源植物最低;环保类植物均匀度最高,J值为0.064 914,药用植物次之,蜜源植物最低;药用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H’值为0.362 267,环保类植物次之,蜜源植物最低。由此可见,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高于其他资源植物,开发利用前景最好。
    国外借鉴
    瑞典林业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借鉴
    邢红, 沈素华, 余跃
    2013, 0(4):  148-151. 
    摘要 ( 143 )   PDF (1108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典林业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以不足世界商品林1%的林地,提供了世界10%的锯材、纸和纸浆等木制产品。其以家庭林场为主的产权结构,安全稳定的产权管理制度,适度合理的经营规模,科学有效的组织经营构架,都能为我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