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2-28
    综合管理
    我国林木采伐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袁少青, 谢守鑫
    2013, 0(1):  1-5. 
    摘要 ( 125 )   PDF (867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形势和当前我国林木采伐管理存在问题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我国林木采伐管理和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坚持采伐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新途径及切实解决采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创新和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观点和意见。
    森林认证对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影响分析
    徐斌, 刘小丽
    2013, 0(1):  6-10. 
    摘要 ( 133 )   PDF (891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市场激励手段和“软政策”工具,林业政策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硬政策”工具,这两方面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加强林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目前,森林认证已发展成为加强林业政策管理的一种新工具,包括促进各方对林业问题和林业政策的讨论、推动国家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进公有林的管理、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加强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政策协商等。文章分析了森林认证与林业法规政策的关系,并对森林认证在推动包括我国在内的林业政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期成果维护建议
    张贵军, 张蓬涛, 张慧
    2013, 0(1):  11-16. 
    摘要 ( 118 )   PDF (878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环京津贫困地区31个县的退耕实施情况调查,对退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危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表明:复耕意识的存在严重威胁着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二期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建议在退耕工程已取得生态成效的基础上,必须将退耕成果的巩固和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相结合,并站在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农户生计改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河北省核桃生产的波动性分析
    魏园园, 宗义湘, 徐胜利, 杨永明
    2013, 0(1):  17-21. 
    摘要 ( 113 )   PDF (984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年度统计数据,首先对河北省核桃生产变动及在全国的地位作了动态比较分析;其次对河北省核桃产量与单产和结果面积关联度进行了计算,发现产量与结果面积的关联度高于产量与单产的关联度;最后,对核桃短期和长期波动进行研究,发现核桃生产平均每3.8年经历一个波动周期,结果面积的长期波动性大于单产的长期波动性。研究结果对于河北省的核桃生产有指导意义。
    长柄扁桃产业发展潜势分析及问题对策研究
    许新桥, 褚建民
    2013, 0(1):  22-25. 
    摘要 ( 119 )   PDF (868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长柄扁桃的开发利用优势出发,介绍了其种质资源分布的现状,探讨了发展区域的拓展潜力,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技术、政策等方面的相应对策,为今后加快长梗扁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科学研究
    全国森林资源年度出数方法探讨
    曾伟生
    2013, 0(1):  26-31. 
    摘要 ( 137 )   PDF (956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国现行森林资源清查体系为基础,研究提出了3种全国森林资源年度出数的方法,并针对目前可行的年度滚动和更新预测两种方法,利用第五次到第八次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从数据时效性、稳定性和确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更新预测方法能有效解决数据的时效性问题,确保年度数据稳定可靠,是目前值得推荐使用的可行方法。
    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的差异与误差问题研究
    聂祥永
    2013, 0(1):  32-37. 
    摘要 ( 149 )   PDF (1006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各类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一直存在着差异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调查监测成果的使用和发布,亟待深入分析和研究解决。通过全面分析和梳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的差异问题,归纳其主要误差来源,并进行系统分类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数据差异与误差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建立和完善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有所裨益。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年际分解动态研究
    江萍, 刘勇
    2013, 0(1):  38-44. 
    摘要 ( 148 )   PDF (1065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林分密度下叶凋落物基质物质、养分动态及分解速率研究对人工林密度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09—2011年应用分解网袋法对不同林分密度等级下叶凋落物3年间的分解速率、养分动态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凋落物叶失重率年际变化为倒“V”型变化;高密度林分Ⅰ失重率在第3年与其它林分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密度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有时间效应。2)分解速率所体现出的林分密度调控效应与失重率及木质素与氮的比值在试验的3年内均保持负相关的变化规律,故木质素/氮、失重率可作为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预测指标;可用灰分含量作为周转时间的指示指标。3)N,K的养分动态为释放—固定循环模式;P为平衡波动—固定模式,Mg为持续固定模式,Ca表现出单一的释放—固定变化模式。
    不同地域天山云杉林分结构及森林经营措施研究
    刘萍, 张国林, 黄涛
    2013, 0(1):  45-48. 
    摘要 ( 154 )   PDF (991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是新疆天山山地森林的优势树种,是亚洲中部山地的特有种,在我国仅见于新疆。天山云杉林在新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天山云杉在天山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不同地域林分结构变化规律,对科学合理经营天山云杉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于2011年7月对天山东部的木垒林场、天山中部的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天山西部的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不同地域上的天山云杉林分结构进行了调查,样地面积均为1hm2(100m×100m),应用负指数分布函数分别模拟天山云杉林直径分布结构并进行q检验,模拟结果为天山东部N=188.973 9e-0.0705D,q=1.33;天山中部N=63.952 5e-0.0300D,q=1.13;天山西部N=15.993 7e-0.0182D,q=1.08。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东部小树密度较高,天山西部大树密度较高,依据q值法则和天山云杉树高结构和年龄结构特征分析,对生长在天山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经度的天山云杉林应采用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以便持续最大地实现天山云杉林森林多功能之目标。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张春茹, 陈波, 张伟, 杨新兵, 陈彦芹
    2013, 0(1):  49-52. 
    摘要 ( 134 )   PDF (939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冀北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观测与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的评估方法,定量评价了该区不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冀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79.13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294.09亿元/a,固碳释氧价值为142.81亿元/a,物种保育价值为87.37亿元/a,保育土壤价值为27.20亿元/a,营养物质积累价值为25.04亿元/a,净化大气价值为1.95亿元/a,森林游憩价值为0.67亿元/a。其中,核桃楸、椴树和桦树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大。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轩志龙, 张启昌, 葛丽丽, 何怀江, 徐敏敏, 徐维胜
    2013, 0(1):  53-57. 
    摘要 ( 148 )   PDF (879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径级标准木和样方收获法,对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20.55t/hm2,年平均净生产力为8.47 t/(hm2·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下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02.17t/hm2,净生产力为8.09 t/(hm2·a),其生物量分配格局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8 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81.80%,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10~14 m,分别占树枝和树叶总生物量的71.11%和73.05%,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为粗根(直径大于5 cm)>根头>中根(0.5~5 cm)>细根(<0.5 cm),粗根生物量占根总生物量的53.98%。
    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初步研究
    郭占胜
    2013, 0(1):  58-61. 
    摘要 ( 184 )   PDF (973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建立不同优势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模型,以树种含碳率作为生物量转换为碳储量的系数,利用2007年河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推算。结果表明:水源区总生物量为2 212.25万t,总碳储量为1 103.35万t;阔叶林碳储量占乔木林碳储量的96.5%,其中栎类最多占82.1%;幼龄林碳储量占用材树种的90.9%;研究区乔木林平均碳密度为22.08t/hm2。研究可为当地生态环境改造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抚育间伐对人工林影响的研究进展
    黄香兰, 杨振意, 薛立
    2013, 0(1):  62-67. 
    摘要 ( 173 )   PDF (947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抚育间伐对人工林有重要影响。针对抚育间伐对人工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生物量、凋落物分解、土壤肥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抚育间伐后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长期定位研究,抚育间伐调控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机制和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的研究等方面,并需要开展各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多种立地条件和不同密度森林的抚育间伐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张冰, 申韩丽, 王朋薇, 贾竞波
    2013, 0(1):  68-75. 
    摘要 ( 125 )   PDF (947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条件评价法(CVM),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游人及当地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游人愿意以资金形式支付生态补偿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居民,支付的资金总额也比当地居民的高6.32倍,反映出游人是旅游活动中更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年龄大、收入高、出游次数多的游人,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额。当地居民虽然也是旅游受益者,但他们更愿意以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尤其是居住时间长和年轻的居民,更喜欢用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刘继明, 黄炳军, 徐演鹏, 卢萍, 林英华
    2013, 0(1):  76-79. 
    摘要 ( 144 )   PDF (964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iolog EcoTM微平板技术是研究微生物群水平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该方法对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3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利用强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落叶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活性高于其他两种森林类型。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差异性显著(p<0.01),森林植被类型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表明,氨基酸是研究区域森林土壤微生物敏感碳源。
    马尾松人工幼林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覃其云, 曹继钊, 李军, 黄开勇, 唐健
    2013, 0(1):  80-85. 
    摘要 ( 187 )   PDF (889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广西环江县桉树林及砍伐后种植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化学性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价马尾松和荒地取代桉树后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取代桉树林后,4.0a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碱解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有效Zn有所提高,土壤pH值有所改善,而全N、全P、全K、交换性Mg和有效Cu有所减少。0~20cm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B有所降低,20~40cm层的反而有所提高。不同林龄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综合肥力普遍较差。造林4年后,同土层马尾松林的土壤综合肥力低于荒地。除4.0a荒地0~20cm层的土壤综合肥力基本无变化外,其他4.0a马尾松和荒地土壤综合肥力都有不同程度退化,而以4.0a马尾松20~40cm层的土壤肥力退化最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马尾松人工幼林的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应用
    基于GLAS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进展
    段祝庚, 肖化顺
    2013, 0(1):  86-90. 
    摘要 ( 159 )   PDF (883KB) ( 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GLAS波形信息与森林冠层高度、生物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在森林冠层高度、生物量等参数估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GLAS激光雷达系统及其特点,重点总结归纳了应用GLAS进行森林冠层高度、生物量估算原理及方法,并对森林冠层高度、生物量估算模型作了介绍。
    林地落界图斑的形状指数与地类属性应用技术研究——以江西省黄宜县为例
    姚顺彬
    2013, 0(1):  91-94. 
    摘要 ( 109 )   PDF (943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综合作用,林地落界图斑的几何形状与地类属性呈现出很好的相关关系。采用形状指数定量描述林地落界图斑的形状特征,揭示形状指数与不同地类属性的一般性规律,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林地落界深层次逻辑关系检查中的应用。
    林业地图图式及相关理论方法探讨
    涂琼
    2013, 0(1):  95-97. 
    摘要 ( 174 )   PDF (859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的信息化需要优先实现标准化,作为其标准化体系中的信息产品标准之一的《林业地图图式》已正式发行。首先对“图式”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结合图式编制的具体实践,对符号设计的直观性、系统性、艺术性等基本原则、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西南林区4种易燃可燃物的质量估测方法
    郑永波, 李智, 廖周瑜, 舒立福, 张嘉林, 毛顺东, 李世友
    2013, 0(1):  98-101. 
    摘要 ( 171 )   PDF (865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云南松、地盘松、华山松易燃的活针叶在森林防火期动态变化和紫茎泽兰分布不规律的特点,测定了云南松、地盘松、华山松有叶段枝的形态学指标和相应段易燃针叶质量及紫茎泽兰茎形态学指标和质量,拟合了易燃可燃物质量与形态学指标的关系方程。经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结果间差异不显著,利用枝和茎的形态学指标估测易燃可燃物质量是可行的。
    基于RS和GIS的香格里拉森林火险等级区划
    杨丛瑞, 赵凯瑞, 吕思彤, 舒清态
    2013, 0(1):  102-107. 
    摘要 ( 133 )   PDF (1279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三江并流核心区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对象,以TM影像、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林相图和DEM为信息源,在分析香格里拉地区森林火险因子基础上,选取植被类型、坡向、坡度、海拔和离居民点远近作为主要林火等级区划因子。借助RS和GIS技术并采用因子加权叠置法,对研究区森林火险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将火险等级分为低、中、高3类。结果表明:研究区低、中、高火险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96%,47.85%,38.87%,中、高火险区比重较大,森林防火任务较重。高火险区大部分位于易燃树种区和居民点密集区域,树种燃烧性和人为因素是影响火灾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RS和FRAGSTATS的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于泉洲, 张祖陆, 高宾, 吕建树, 袁怡
    2013, 0(1):  108-115. 
    摘要 ( 160 )   PDF (981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987,1997和2008年夏季的Landsat卫星影像,在RS和GIS支持下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南四湖湿地1987—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情况和景观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是: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自然景观面积减少,人工景观面积增加;景观斑块破碎化加重,其中芦苇地、荷田和养殖水面景观格局变化最为剧烈。2)从景观指数方面看:类型水平上,不同景观类型的指数变化规律不同,体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景观水平上,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持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和蔓延度指数不断减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是先增大后减小。3)从转移矩阵看:1987—1997年景观格局变化相对和缓;1997—2008年景观格局变化相当剧烈;各种地类相互转化的比例较高,特别是芦苇地和荷田两种湿地自然景观面积转出的比例很大;并且转化更多的是自然景观转化为人工景观,体现了湿地明显的人为扰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