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28
    目录
    目次和封面
    2021, 0(3):  0-0. 
    摘要 ( 91 )   PDF (4420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村庄绿化覆盖率调查技术探讨
    陶吉兴, 代劲松, 张国江, 陶琪佳
    2021, 0(3):  1-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1
    摘要 ( 593 )   HTML ( 21)   PDF (546KB) ( 2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向前推进,如何准确调查和验收村庄绿化覆盖率,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一项工作,在方法与标准上必须统一村庄的界定范围和绿化面积的包含内容。选择浙江省5个县25个村,进行了先行先试研究。结果表明:村庄轮廓线外100m范围内是合适的村庄土地面积范围;林木(森林加零星林木)覆盖面积加公园绿地、树圃、一般灌木林覆盖面积是合适的绿化面积内容;对平原地区应区别对待,可适当降低平原村庄绿化覆盖率的考核目标值。

    提高林业资源监管成效的制度思考
    郭菊兰, 高日, 柴岐珍, 高尚仁
    2021, 0(3):  9-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2
    摘要 ( 374 )   HTML ( 22)   PDF (350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宏观指导多,微观规范少。林业资源生态补偿过度依赖政府的作用,在生态恢复实践中,缺乏必要且具体的制度支撑以及市场途径实现的规范和规定。分析了林业资源监督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加强林业资源补偿、生态税收法制化、重大风险预判和防范、完善群众参与林业资源保护的同时,完善林业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建立林业资源生态补偿银行制度、碳汇交易制度,从创新管理制度和开拓市场途径两个方面着力,提高林业资源监管成效。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探索
    杜兴兰, 徐冰
    2021, 0(3):  14-1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3
    摘要 ( 436 )   HTML ( 21)   PDF (614KB) ( 3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河北塞罕坝3类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了概括,剖析了保护地存在的交叉重叠,村庄、农田及争议林地,保护价值不高的人工商品林等问题。探索整合优化方案,以期有效解决塞罕坝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多头管理、区划不合理等问题,实现保护地的高效管理。

    森林认证促进天然林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马爽, 田明华, 刘诚, 王芳, 杜磊
    2021, 0(3):  19-2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4
    摘要 ( 308 )   HTML ( 8)   PDF (892KB) ( 2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天然林完真性、生长性、结构稳定性和健康性等4个方面进行衡量,通过梳理我国森林认证体系CFCC系列标准中涉及天然林质量的要求,勾画出森林认证通过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天然林林地保护、天然林抚育更新、天然林灾害防控、资金保障等5个路径提升天然林质量的作用机制,并以甘肃小陇山百花林场为案例评估实际效果。结果显示,森林认证对天然林面积、蓄积、林龄结构、森林覆盖率等质量指标均有提升作用。提出建立天然林保护与森林认证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设立支持天然林森林认证的专项资金、优先推进森林经营认证、建立认证直通车制度等建议。

    基于网络舆情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成效分析
    任紫娴, 李学武, 陈一硕, 张桐瑄, 张英杰, 程宝栋
    2021, 0(3):  28-3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5
    摘要 ( 405 )   HTML ( 7)   PDF (542KB) ( 1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国家公布的第一批96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选取自然条件和所获荣誉2个评价要素,运用网络舆情分析法对基地的建设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森林康养基地服务趋向多样化发展,多数基地的关键词频与自身人文、自然特色休戚相关;2)消费者对于基地的情感以正面为主,负面情绪源于不够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森林康养基地周围交通干线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提出了促进我国森林康养基地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滇南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问题与路径探析
    郭祁, 李明泉, 邱知
    2021, 0(3):  33-3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6
    摘要 ( 331 )   HTML ( 11)   PDF (386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特有的康养性及教育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当前旅游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普洱、西双版纳的森林公园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利用非正式制度合情补充国家正式制度、适当设立非量化指标的动态测量体系,建设高水平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形成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方向引领以及实现与周边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径。

    全球竹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分析
    周莹莹, 李慧娟, 程宝栋, 马豪宇
    2021, 0(3):  38-4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7
    摘要 ( 269 )   HTML ( 6)   PDF (5030KB) ( 1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2017—2019年全球竹产品贸易网络,从整体网络特征、网络中心度、块模型和主要贸易国家等4个方面研究全球竹产品贸易网络特征。结果表明:5种竹产品贸易网络总体关系均较为稀疏,但竹制品贸易网络的连通性、扩散性、稳定性及集聚程度相对较强;网络节点度数中心度的“核心-边缘”特征明显,与进口网络相比,竹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更高。5种竹产品贸易网络均可划分为4个板块,且板块1均为内外贸易关系较为紧密的双向溢出板块。竹产品贸易大国网络呈现以中国为核心的星形分布,贸易关系主要发生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之间。以中国为主的亚太“贸易圈”和以美国为主的欧美“贸易圈”是当前全球竹产品贸易网络中最主要的2大社群。

    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设计
    陈京华, 国红, 贺鹏, 雷相东, 卢军, 刘宪钊
    2021, 0(3):  47-5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8
    摘要 ( 314 )   HTML ( 6)   PDF (398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科学研究
    中国碳排放与森林植被碳吸收潜力研究
    尹晶萍, 张煜星, 付尧, 王雪军
    2021, 0(3):  53-6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09
    摘要 ( 712 )   HTML ( 34)   PDF (1078KB) ( 4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排放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生存发展的权利。中国碳排放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2005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但2016年人均碳排放仍仅为美国的46.28%。2030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将可能达到170~190亿t/a。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改变能源结构,改进减排技术,使能源结构更加合理,煤改气是当前减排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到2060年,中国森林植被年固碳能力将达到或超过7.591 4亿t,年吸收CO2能力将达到27.835亿t,以此目标控制碳排放,必须在2017年碳强度基础上降低95.39%,达到640t CO2/亿元。中国陆生植被(森林、草原)的年固碳能力将达到13.803亿t,年吸收CO2能力将达到50.693亿t,以此控制碳排放,中国的碳强度要在2017的基础上降低91.70%,达到1 152t CO2/亿元。由此表明,中国碳强度在难以达到零排放的条件下,保障和提高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的作用。

    北京市树高胸径回归模型研建及一元立木材积表检验
    蒲莹, 曾伟生, 阳帆
    2021, 0(3):  62-6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0
    摘要 ( 469 )   HTML ( 10)   PDF (359KB) ( 18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北京市14 074株测高样木数据,以二元立木材积估计值为基础,研建北京市13个树种组的树高胸径回归模型,建立新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并对新老2套一元材积表的估计误差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显示:现行13个树种组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对总体蓄积量的估计误差为-1.14%,对各个树种组的蓄积量估计误差在-36.59%~47.76%之间,有11个树种组的一元材积表已超出±5%的允许误差范围;新建13个树种组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其平均预估误差(MPE)都在5%以内,总体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ASE)都在±1%以内。研究表明:北京市13个树种组的老一元立木材积表仅有2个尚能继续使用,其他11个需要修正或更新;新建13个树种组的一元立木材积表,能满足林业行业标准的精度要求。

    基于UAV遥感的单木冠幅提取及胸径估算模型研究
    张玉薇, 张超, 王娟, 李华玉, 白明雄, 杨安蓉
    2021, 0(3):  67-7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1
    摘要 ( 584 )   HTML ( 27)   PDF (3299KB) ( 3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冠幅和胸径是重要的测树因子,自动获取冠幅和胸径值可以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以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影像自动提取单木冠幅参数,拟合不同密度等级样地的单木冠幅和树冠面积与胸径的关系以估测单株胸径。首先利用标记控制分水岭分割算法对样地冠层高度模型(CHM)中的单株树冠进行分割,获取最大、最小冠幅和树冠面积,并与实测数据进行精度评价,然后将提取冠幅与树冠面积与实测胸径进行拟合,建立不同密度等级样地的一元回归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单木树冠分割准确率为86.26%,冠幅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04%,冠幅面积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1.23%;在拟合的模型中,冠幅&树冠面积-胸径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均在0.7以上,该模型验证数据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符合A类森林资源调查胸径误差值低于5%的要求。提出的基于无人机影像提取冠幅及预测树木胸径的方法较为准确,可推动森林资源调查自动化发展。

    外源植物激素对白枪杆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段华超, 郑鑫华, 李燕燕, 叶澜, 井卉竹, 董琼
    2021, 0(3):  76-8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2
    摘要 ( 328 )   HTML ( 1)   PDF (606KB) ( 2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白枪杆容器苗为材料,采用 L9(34) 正交实验方法,测定玉米素(ZT) 、3-吲哚乙酸(IAA) 和赤霉素(GA3) 3 种外源植物激素不同组合处理下白枪杆幼苗的生物量,比较分析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与不同激素的关系,并采用标准主轴回归分析白枪杆幼苗各器官之间在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下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植物激素中,ZT和IAA对幼苗生物量起主导作用,而GA3作用不明显。不同处理间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存在显著差异,4号处理(ZT 50mg/L,IAA 50mg/L,GA3 150mg/L)各器官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不显著,9号处理(ZT 75 mg/L,IAA 150 mg/L,GA3 150mg/L)总生物量最小,但具有较高的茎生物量分配比。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下各器官之间异速生长关系不同,但总体均呈等速生长,说明外源植物激素对白枪杆幼苗的异速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作用下,白枪杆幼苗生物量显著改变,幼苗对环境中资源的分配无明显变化。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群落特征分析
    贾红波, 咸锋
    2021, 0(3):  84-8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3
    摘要 ( 366 )   HTML ( 9)   PDF (382KB) ( 2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掌握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群落开展了调查,共调查到乔木12种,灌木29种,草本49种。数据分析表明:蒙古栎是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在主林层中占控制地位;山楂叶悬钩子是群落灌丛中的主要优势种;披针苔草和野青茅是草本层中重要的优势种。

    藏东南嘎朗国家湿地公园华山松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研究
    姚慧芳, 卢杰, 王超, 陈康
    2021, 0(3):  89-9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4
    摘要 ( 254 )   HTML ( 12)   PDF (545KB) ( 1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藏东南嘎朗国家湿地公园内39株对象木及210株竞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利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计算华山松群落内物种的竞争指数,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种内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1)华山松胸径与树高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2)华山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分别占总竞争指数的54.68%和45.32%,以种内竞争为主;3)华山松种间竞争树种的顺序为川滇高山栎>林芝云杉>高山松;4)华山松胸径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种内的竞争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所得模型能有效的预测华山松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5)华山松种群属于增长型,需加强保护成熟林以防出现断层。

    光谱信息支持下城区林地信息提取方法
    林双双, 钟九生, 何鑫, 江丽, 段纪维, 代仁丽, 何志远
    2021, 0(3):  96-10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5
    摘要 ( 254 )   HTML ( 7)   PDF (3230KB) ( 1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更具区域特征的林地信息提取方法,选取贵阳市部分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光谱信息对研究区地物信息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轻了分割模型的处理压力,用该方法提取结果与U-Net方法和NDVI阈值方法提取结果进行比较,其IoU达到了0.943 6,比U-Net方法和NDVI阈值方法分别高6.79%和15.74%,表明该方法对城市区域的林地信息提取具有有效性。

    基于国产高分数据的森林蓄积量反演研究
    肖越, 许晓东, 龙江平, 林辉
    2021, 0(3):  101-10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6
    摘要 ( 383 )   HTML ( 9)   PDF (2853KB) ( 2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结合地面调查,对高分二号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提取光谱信息、植被指数及纹理信息等48个遥感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筛选出8个因子进行建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层感知机、K-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模型估测森林蓄积量,得到研究区内森林蓄积量反演图。结果表明:1)高分二号影像提取的遥感因子中,基于二阶矩阵的纹理特征均值(Mean)与森林蓄积量的相关性较高;2)随机森林相对于多元线性、多层感知机、K-近邻、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具有更好的森林蓄积量估测精度,其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25.40%;3)研究区内森林蓄积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南部;森林蓄积量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中部及北部,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国产高分二号影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在森林蓄积量反演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植被分类方法比较
    张殿岱, 王雪梅
    2021, 0(3):  108-1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7
    摘要 ( 444 )   HTML ( 9)   PDF (2282KB) ( 6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疆库车市东部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利用GF-2号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和分层次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研究区植被信息进行准确识别。结果表明:1)监督分类与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两者的总体分类精度均可达到94%以上,Kappa系数大于0.93,都体现出了较高的分类精度;2)与监督分类相比,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提升了3.79%,Kappa系数提高了0.032,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和分类精度。通过确定最优尺度分割,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更为准确地提取研究区植被信息,为合理评价区域土地荒漠化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无人机遥感影像速生桉林分参数自动化提取研究
    邱世平, 韦明新, 马依莎
    2021, 0(3):  114-1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8
    摘要 ( 347 )   HTML ( 6)   PDF (2401KB) ( 2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景三维建模软件支持下,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广西扶绥县龙头乡将军屯速生桉林影像,通过Pix4d软件对航摄数据进行自动化内业处理,获取数字正射影像成果(DOM)和数字地表模型(DSM)以及树冠高度模型。基于此树冠高度模型,提取速生桉林的株数、树高、郁闭度等森林参数,并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株数精度验证指标(株数探测率、株数准确率、F参数)较优;树高估测值与树高实测值存在较强相关性;郁闭度参数准确率高达92.85%。该林分参数自动化提取方法,能够达到相关实践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实测,在人工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与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景观意象素描视角
    卢畅, 王琛, 罗芬, 孔辉
    2021, 0(3):  120-12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19
    摘要 ( 395 )   HTML ( 8)   PDF (513KB) ( 1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的210名大学生为受访对象,以景观意象素描法为研究方法,从语言知识、空间维度、自我定位、社会意义等方面细分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并探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可以分为“典型性的峰林景观”“高互动性的游憩景观”“高植被覆盖度的阔叶林景观”和“高美景度的远山景观”等四大类。影响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的主要因素为受访对象18岁前主要居住地类型、18岁前主要居住地周边的景观类型和游览张家界次数。构建了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影响机制模型,提出了优化森林旅游产品供给、加强自然教育产品供给、丰富森林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等发展策略。

    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韩晓荣, 杨林, 马秀枝, 梁蕾, 李依倩, 梁芝
    2021, 0(3):  129-13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0
    摘要 ( 282 )   HTML ( 7)   PDF (1275KB) ( 3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SOC)与土壤总氮(TN)、碳磷比(C:P)、氮磷比(N:P)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TN与C:P,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铵态氮(${NH_{4}}^{+}$-N)与土壤硝态氮(${NO_{3}}^{-}$-N),C:P,N:P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C:N与C:P呈显著正相关;土壤C:P与N:P呈极显著相关。2)随林龄的不断增加,土壤SOC,TN含量及C:N,C:P,N:P表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近熟林达到最高;土壤总磷(TP)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中龄林最低;土壤铵态氮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规律;而土壤养分含量逐渐降低。3)土壤容重随林龄的增加表现出降低的变化趋势,各龄组土壤容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TP与土壤容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SOC,TN与土壤容重具有显著相关性。

    大兴安岭冻土活动层对兴安落叶松生长及林下植物影响
    张扬, 铁牛, 常晓丽
    2021, 0(3):  137-14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1
    摘要 ( 379 )   HTML ( 10)   PDF (1288KB) ( 3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冻土活动层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活动层增加,冻土活动层相对较深地区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较高,冻土区比非冻土区均有降低;2)随活动层的增加,冻土区中各活动层样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出现升高趋势,均比非冻土区样地有所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出增加趋势,比非冻土区有所减少,全钾含量表现出减小趋势;3)RDA分析结果显示,冻土土壤因子中,冻土地表地温因子和活动层厚度因子影响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齐成
    2021, 0(3):  145-14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2
    摘要 ( 317 )   HTML ( 5)   PDF (314KB) ( 1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样线、样点、样方为主的调查方法,对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野生动物资源的独特性、典型性、多样性特点,以及保护利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技术应用
    基于GeoSOT编码的林地数据组织管理与应用
    刘永杰, 李晖
    2021, 0(3):  149-15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3
    摘要 ( 413 )   HTML ( 17)   PDF (1394KB) ( 3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林地数据的空间特性,利用GeoSOT全球剖分格网,对全国林地数据构建一套具有全球唯一性、多尺度性和离散性的空间信息区位标识剖分编码模型,解决林地更新管理中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的统一区位组织、集成管理、统计分析等问题。搭建林地数据一体化管理实验系统,验证基于剖分编码模型数据在林地数据管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应用上的效能。实验表明,基于GeoSOT编码能够有效的组织管理林地数据,提高数据检索访问效率,满足林地数据管理的业务需求。

    中分卫星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兰玉芳, 石小华, 马胜利, 王照利, 靳新
    2021, 0(3):  154-15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4
    摘要 ( 389 )   HTML ( 8)   PDF (3232KB) ( 1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青海省8个县为试点区,利用Sentinel-2A和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2018—2020年试点单位的森林督查成果及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协同运用LSMA光谱混合分析模型、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对试点县2020年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15个月的时间跨度中,共监测疑似林地变化图斑693个,总面积1 286.382 7 hm2,主要发生在公益林地范围内,占疑似变化图斑总面积97.48%,总体准确率达到87.30%,满足森林资源动态监管要求;10m分辨率的中分卫星影像能检测到的最小图斑面积达到0.1 hm2,但主要集中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区;在计算机自动检测的基础上,加入人工识别,能进一步提高变化检测的准确率。

    无人机航拍影像在林木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孙玉江, 李凤涛, 陈香芹, 张磊, 杨宁, 郑达
    2021, 0(3):  160-16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5
    摘要 ( 318 )   HTML ( 11)   PDF (6134KB) ( 32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2020年春、秋季的无人机松林航拍影像为数据源,借助ESP辅助工具获取了DOM影像的最佳分割尺度,构建了基于模糊分类的决策树,运用分水岭算法快速提取松林活立木数量变化信息,共提取出6个松树活立木变化较大区域,活立木减少数量205株,利用人工地面核查,实际松树活立木减少数量217株,该方法提取的数据总体精度约92.3%。研究表明,基于多期的无人机高分影像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林木数量的变化情况。该法在森林资源调查、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监测及灾害评估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尤其在监测山高、路险的区域,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于替代人工调查。

    “互联网+”林业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
    张科, 杨素丽, 石焱, 徐丽丽
    2021, 0(3):  165-17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6
    摘要 ( 355 )   HTML ( 21)   PDF (975KB) ( 2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森林火灾监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介绍了“互联网+”林业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通过对林业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分析、组织协调,以保障生态安全,减少森林灾害的发生率,有效预测处置林业灾害,提高林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