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10-28
    经营管理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先期介入方法与实践探讨
    王洪波, 王吉斌, 陈喆, 李才文, 饶日光
    2011, 0(5):  1-5. 
    摘要 ( 142 )   PDF (730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点工程使用林地都面临科学有效地编制可行性报告的问题。以成渝高速铁路建设重点工程为试点,研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提前介入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在重点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中,采用先期介入方法可行可靠,能够引导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林地资源,其应用可为我国林地现代化管理,以及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供重要保障。
    关于对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方法的思考
    曾伟生, 黄国胜, 陈新云
    2011, 0(5):  6-8. 
    摘要 ( 122 )   PDF (757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抽样调查结果能否准确反映其造林绿化成效,已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首先对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行抽样调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方法的建议。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选择——以伊春市为例
    李尔彬, 柏晓东, 孙延华
    2011, 0(5):  9-14. 
    摘要 ( 141 )   PDF (1180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伊春市为例,针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选择,即以发展林业碳汇为核心发展替代产业的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延伸模式、以发展森林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复合模式、以木材精深加工业为龙头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以矿产资源开发为核心实现产业优势挖潜。
    我国林权流转评估现实问题研究
    高庆浩, 曾华锋
    2011, 0(5):  15-19. 
    摘要 ( 111 )   PDF (1087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林农的市场经济观念不断增强,林权交易的数量显著增多,林权评估问题由此受到各方重视。在林权流转及林权评估等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阐明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评估的重要性,指出林权流转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举措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以期为我国林权交易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及创新——基于四川省三个试点县的调查分析
    蒲玥成, 王磊, 白雪, 苏婷, 罗枭, 蒋远胜
    2011, 0(5):  20-24. 
    摘要 ( 136 )   PDF (1338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产权改革和农村金融的双重创新,不仅可以盘活森林资源,也可为林业发展提供融通资金。通过对四川省第一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中的三个县的入户调查和机构访谈,发现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较慢,主要原因就是贷款模式单一和创新不够。通过对四川省现有的林权抵押贷款四种模式的分析,同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提出“基地+公司+林农联保贷款+集体森林保险”和“批发式资金模式+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两种新的贷款模式,并对其推进的路径进行了阐述。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冲突与协调
    王丽丽, 李卫忠
    2011, 0(5):  25-29. 
    摘要 ( 129 )   PDF (1401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在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过程中遇到的冲突问题,通过分析冲突的起因和表现,指出我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没有或较少有公众参与,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通过对冲突中相关利益者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公众参与程序,指出公众参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可协调冲突并能提高经营方案的质量和实践性。
    广西北部湾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覃家科, 符如灿, 农胜奇, 郑永魁, 余茂源, 马一琳, 文娟
    2011, 0(5):  30-35. 
    摘要 ( 179 )   PDF (1597KB)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北部湾生态屏障现存问题,提出对北部湾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建设,对生境退化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防风固沙区等进行人工生态系统建设,对北部湾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保障建设,以期构建一个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北部湾生态系统,并确保其长期健康、稳定和持续地发挥生态屏障作用,保障北部湾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科学技术
    坡位在思茅松林计划烧除中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探析
    高仲亮, 周汝良, 李智, 龙腾腾, 崔飞, 仝艳民
    2011, 0(5):  36-40. 
    摘要 ( 128 )   PDF (1600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思茅松常规林和计划烧除林上坡、中坡和下坡3个坡位腐殖质层厚度、载量和有机碳储量,以及0~60cm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分析坡位在思茅松林计划烧除中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思茅松林3个坡位计划烧除后腐殖质层厚度、载量、有机碳储量均增加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0.55cm,2.298t/hm2,1.466t/hm2;0~60cm层次各个相同坡位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增加均极显著(P<0.01),增幅均为下坡>中坡>上坡,增加值分别为0.581,0.505,0.482;44.218,41.696,32.492t/hm2。这些实验数据说明计划烧除可增加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选择下坡和中坡进行计划烧除可获得更好的固碳效率。
    青藏铁路沿线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特征分析
    李晓明, 崔明, 周金星, 方健梅
    2011, 0(5):  41-46. 
    摘要 ( 111 )   PDF (1846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的敏感区域,其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对研究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当雄段,设置20条样带177个样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取回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得到包括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pH值、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温度、植被盖度等在内的相关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藏铁路沿线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层厚度、土壤pH值、海拔高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温度、植被盖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受到土壤pH值和植被盖度的影响。本研究为综合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和进一步研究铁路运营对沿线环境影响提供了本底数据和重要依据。
    文峪河上游河岸带及其毗邻高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密度结构的研究
    张东旭, 郭晋平, 郭跃东
    2011, 0(5):  47-52. 
    摘要 ( 136 )   PDF (2001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文峪河上游3个河段6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优势种组成及其密度结构,结果表明:1)青杄林河段植被处于演替顶级或近顶级阶段,受人为干扰极小,是一种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2)白桦林河段植被如能避免或减少人为干扰,河岸带有可能向白杄林方向演替,高地森林则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针阔混交林阶段;3)农田河段河岸带植被已基本退出自然演替序列,高地华北落叶松林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
    森林生物量空间知识挖掘方法应用研究——以河南西峡县为例
    李明阳, 张向阳, 吴文浩, 刘方
    2011, 0(5):  53-59. 
    摘要 ( 107 )   PDF (1858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河南省重点林业县西峡为研究对象,以2003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空间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数据挖掘软件Clemintine 12.0支持下,通过空间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地理加权回归、C5.0决策分析来进行西峡县森林生物量空间知识挖掘。研究表明: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与海拔梯度有关,呈现一种从北向南阶梯状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格局;生物量与平均树高、坡度正相关,与土壤厚度、灯光亮度负相关;C5.0决策分析4个主要输入变量的重要性依次为平均树高(0.30)> 灯光亮度(0.24)>坡度(0.23)>土壤厚度(0.22)。
    人工林更新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柏松, 唐亚, 黄成敏
    2011, 0(5):  60-64. 
    摘要 ( 157 )   PDF (1564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林更新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与造林方式、树种、整地、林龄、施肥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今后的研究工作需要将对比分析研究、时间序列的研究、重复采样研究和模拟研究4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机理的研究,以期为科学营造和管理人工林,提高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三种山杏资源调查与其分布规律
    王利兵
    2011, 0(5):  65-70. 
    摘要 ( 174 )   PDF (1982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山杏资源,对我国三种山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确定了具体分布范围,并根据分布区内林分的集中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分布区划,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山杏在我国分布区域广阔,其中,西伯利亚杏分布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遍布我国三北地区11个省市区;东北杏在我国分布区域较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野杏在我国分布区域最为广阔,遍布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及高原亚温带湿润气候区的 20个省市区。2)三种山杏水平分布广,遍及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绝大多数地区;西伯利亚杏和野杏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从西到东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东北杏垂直分布规律不太明显。3)山杏集中分布区主要在大兴安岭东南麓山前低山丘陵区,该区是开发利用山杏资源的理想地区。
    整地方式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贾忠奎, 公宁宁, 姚凯, 司瑞雪, 程顺, 王立东, 游伟斌, 张田田, 刘杰, 王西洋
    2011, 0(5):  71-78. 
    摘要 ( 125 )   PDF (1936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机械整地、人工整地方式下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整地条件下,34a生林分生物量为166.94t/hm2,人工整地条件下,34a生林分生物量为155.08t/hm2,可见采用机械整地方式可以比人工整地方式提高林木生物量7.65%;不同整地方式下,华北落叶松各组分的含碳量差别较小,树干的含碳量大约45.00t/hm2,大约占总碳储量的50.00%;通过对不同整地方式下生产力的比较,得出采用机械整地方式可以比人工整地方式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生产力12.40%。
    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林枯梢调查统计分析
    刘庆生, 刘高焕, 黄翀
    2011, 0(5):  79-83. 
    摘要 ( 157 )   PDF (1861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野外样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枯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区人工刺槐林断顶、枯梢及死亡率为41.4%。依据样地树高和胸径调查数据,将239棵人工刺槐分为三类,调查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人工刺槐枯梢率由18.2%上升到36.3%,该地区人工刺槐枯梢程度服从(4.04,2.27)的正态分布,中度、重度和死亡刺槐占枯梢及死亡刺槐的66.7%,这表明黄河三角洲人工刺槐枯梢严重,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刺槐林枯梢监测相关机理研究与综合管理。
    水源涵养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研究——以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为例
    罗梅, 王威, 宗雪, 郑小贤
    2011, 0(5):  84-88. 
    摘要 ( 128 )   PDF (1656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模拟方法,选择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厚度等7个林分结构因子,建立了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利用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比较了北京密云水库上游8种水源林森林类型,结果表明:1)保持水土功能大小顺序是阔叶混交林>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落叶松林;2)涵养水源功能大小顺序是山杨林>蒙古栎林>桦树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3)改善水质功能大小顺序是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阔叶混交林>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落叶松林。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类型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王晓燕, 宋庆丰, 毕华兴, 高路博, 刘李霞, 朱悦, 许华森, 鲍彪
    2011, 0(5):  89-93. 
    摘要 ( 120 )   PDF (1894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人为干预下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清水河流域1959,1986和2007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对象,对该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时期清水河流域总面积的97%以上为林地、草地和农田;从1959—2007年土地利用表现为林地面积的增加,草地和农田面积的减少;3种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价值除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外,其他各项服务价值从1959—2007年均表现为递增,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气体调节>原材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和保护>气候调节和娱乐文化。由此可见,在追求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在该流域不能只追求林地面积的增加,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
    杨广斌, 李亦秋, 屠玉麟
    2011, 0(5):  94-100. 
    摘要 ( 133 )   PDF (2736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是对自然保护区实施保护、管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将传统的生态环境调查方法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对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抗蚀能力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突出,人为干扰在增大;全球气候变化也将对其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今后应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需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研究体系,指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共建,建立社区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新型的和谐依赖关系。
    半干旱地区五种沙棘幼苗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刘青柏, 刘明国, 孟函宁, 丁瑞军, 于庆福
    2011, 0(5):  101-106. 
    摘要 ( 184 )   PDF (1938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半干旱地区辽宁省阜新市林业苗圃地内5个沙棘品种(辽阜1号、辽阜2号、楚伊、向阳、阿列伊)移植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沙棘的几个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气孔导度在0.16~0.42μmolH2O/(m2·S)区间变化并呈双峰型;沙棘叶片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变化不大,基本在63.60%~72.04%之间;水分代谢系数在0.992~1.307之间;沙棘叶水势日变化范围为-0.4~-0.8MPa,且呈早晚高而中午至下午时低这一规律;叶片保水力恒重失水时间为28.0~31.0h;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区间为0.964~1.587。综合各指标分析,楚伊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旱性能,阿列伊和向阳处于中间水平,辽阜1号与辽阜2号抗旱能力较弱。
    连云港花果山森林景区高分辨率火险区划
    费鲜芸, 高祥伟, 庄文峰, 王红波
    2011, 0(5):  107-111. 
    摘要 ( 186 )   PDF (2117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0cm高空间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获取研究区的可燃物类型及其特征信息;利用1∶10000地形图获取地形因子信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加权叠置法计算火险指数,并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级(没有危险)、Ⅱ级(低度危险)、Ⅲ级(中度危险)、Ⅳ级(高度危险)、Ⅴ级(极度危险)等5个火险区划。结果表明:Ⅰ级火险区面积最小,占研究区总面积3.98%;Ⅱ级火险区面积最大,占32.25%;Ⅲ级火险区面积占21.05%;Ⅳ级和Ⅴ级火险区面积分别占22.14%和20.58%,两者之和较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72%,研究区防火任务艰巨。研究区内可燃物类型对火险等级划分起重要作用,其中麻栎和茶树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松树、竹林和荒草地是防火的重点。
    国产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灾害评估中的应用产业化研究
    吴发云, 徐泽鸿, 杨雪清
    2011, 0(5):  112-117. 
    摘要 ( 127 )   PDF (2353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扭转目前我国林业遥感数据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推动卫星遥感数据国产化应用,研究提出了国产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灾害评估中的应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应用模式、系统组成,并进行了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示范建设,基本建立了流程化、工艺化、产业化的示范系统。
    林地定额管理系统分析与实现
    何涛, 王洪波, 付长捷, 胡长茹
    2011, 0(5):  118-121. 
    摘要 ( 150 )   PDF (1974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对林地进行管理,对于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比2005年分别增加4000万hm2和13亿m3的林业双增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林地定额管理是林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林地定额管理主要依靠各省人工逐笔核算和月末上报的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且还可能出现超额使用林地定额情况。针对以上弊端,深入分析和研究林地定额的细分规则,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架构的林地定额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时滞性,实现对林地定额的实时管理与监控,而且还能灵活地解决林地定额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
    基于ArcEngine的森林资源小班编辑功能的探讨
    谭伟, 张雁, 许华容
    2011, 0(5):  122-130. 
    摘要 ( 134 )   PDF (2285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资源小班数据编辑是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的重要工作,基于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平台,应用Arc-Engine9.3二次开发组件软件,针对森林资源小班数据的新建立面域、修改与编辑多边形边界,以及因不规则采伐、火烧、病虫害、泥石流、其它工程建设等因素造成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方便、快捷、智能的开发方案,从而大大提高森林资源小班面域数据编辑的效率和精度。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提出了对相邻面域数据无缝构建的新方法,但起始结点和终止结点必须在相邻面区域内;2) 提出了相邻面域公共边无缝编辑的方案,主要通过增加、删除、移动公共结点来实现,属性数据不受到任何影响;3) 提出了小班面域对象发生变化的森林资源更新方案及试例,包括几何对象和属性数据的更新,从而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方便。
    基于Web GIS数据挖掘的林业主动信息推送系统模式构建的探讨
    江林升, 田文雅
    2011, 0(5):  131-134. 
    摘要 ( 131 )   PDF (2188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eb GIS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林地空间数据和林农生产经营数据,林业专门网站含有大量的针对林业生产和经营的服务信息,对这两类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对挖掘结果进行碰撞比对,产生供需一致的信息,然后将供方信息推送给需方、需方信息推送给供方,从而实现“供需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