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业资源管理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28
    目录
    目录和封面
    2022, 0(5):  0-0. 
    摘要 ( 105 )   PDF (6426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大型赛事的林业碳中和实践——以北京冬奥会碳中和造林项目为例
    张峰
    2022, 0(5):  1-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1
    摘要 ( 223 )   HTML ( 17)   PDF (1134KB) ( 1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碳中和”的大型赛事,北京市向北京冬奥组委捐赠冬奥碳中和造林项目所产生的53万t经核证的碳汇量,抵消了冬奥会的部分碳排放,支撑了冬奥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分析总结了基于林业碳汇的大型赛事碳中和的操作步骤,介绍了项目执行的过程与经验,分析了项目操作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大型赛事开展林业碳中和的建议。

    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自然公园的管理效能——以人为活动大数据为例
    王尚慧, 王泰棋
    2022, 0(5):  7-1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2
    摘要 ( 198 )   HTML ( 5)   PDF (1181KB) ( 1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自然公园的管理效能,对于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及确保自然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协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是自然公园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分析了自然公园管理现状和利用大数据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然公园管理效能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以人为活动大数据为例,对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运用大数据技术科学限制人为活动是提升自然公园管理效能的关键。针对运用人为活动大数据提升管理效能面临的问题,从完善顶层设计、建设监测系统、拓宽引才渠道、利用大数据解决管理难题和注重数据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利用人为活动大数据提升自然公园管理效能的建议。

    公众参与视角下我国国家公园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探讨——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
    朱万里, 潘志新, 孟龙飞
    2022, 0(5):  15-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3
    摘要 ( 194 )   HTML ( 6)   PDF (1244KB) ( 1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国家公园刚刚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低,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是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公众参与国家公园志愿服务的缘由和内容,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并对我国公众参与国家公园志愿服务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尝试从加强立法、建立志愿服务管理机构、完善志愿者服务管理流程、搭建志愿者服务网络平台、拓展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志愿者服务体系,以期为公众更好参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志愿服务,实现公园的公益属性提供参考。

    林业科普赋能广东乡村振兴的机理研究
    李美云, 谭红娟, 利尚仁
    2022, 0(5):  24-3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4
    摘要 ( 222 )   HTML ( 1)   PDF (1320KB) ( 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林业大省,广东省的林业科普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其林业科普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乡村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演化过程,基于林业科普要素的介入,构建了林业科普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制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林业科普赋能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和面临问题,并提出推进林业科普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

    实践探讨
    中国碳市场试点区碳交易价格驱动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
    宋雅贤, 顾光同
    2022, 0(5):  32-4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5
    摘要 ( 165 )   HTML ( 3)   PDF (1159KB) ( 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圳、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7个碳试点地区2014—2019年碳交易价格季度面板数据,首先,在构建能源强度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莫兰指数分析碳交易价格的时空特征;然后,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对碳交易价格的驱动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地区碳交易价格具有明显的时空集聚效应和显著空间相关性;不同试点地区碳交易价格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时空异质性,产业结构、工业总产值、能源结构、碳市场交易量、惩罚力度、控排企业数量以及森林覆盖率是其重要的驱动因素;气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减排目标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应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制定碳交易政策、健全森林保护机制,以及加强跨区域合作有效衔接各碳市场。

    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研究
    侯瑞萍, 陈健, 夏朝宗, 宋佳庚, 黄翔, 郑芊卉, 安天宇, 郝月兰
    2022, 0(5):  42-5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6
    摘要 ( 211 )   HTML ( 4)   PDF (1179KB) ( 1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全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结果数据为基础,应用森林碳库专项调查建立的碳计量模型和参数,结合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数据,估算了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测算了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战略实施区对京津冀地区碳汇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碳汇量23.918Tg CO2/a、散生木和四旁树等其他生物质碳汇量0.467 Tg CO2/a。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中,乔木林地所占比例最大;京津冀地区3个省(市)中,河北省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最大,天津市最小;生物量碳库贡献最大(92.13%);“一直为林地的土地”产生碳汇量贡献最大(87.67%),其中“一直为乔木林的土地”产生的碳汇量占79.78%。2)通过3个重点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1个重点战略实施区(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对京津冀地区林地碳汇量贡献的测算分析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贡献率最大(65.31%),其次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其贡献率分别为37.55%和34.16%;三北防护林工程影响较小。

    科学研究
    森林可燃物大样地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杨雪清, 孙志超, 王立生, 柴政, 邱议文, 蒋春颖
    2022, 0(5):  53-5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7
    摘要 ( 203 )   HTML ( 12)   PDF (2732KB) ( 1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森林可燃物遥感监测的需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设计了一套能够在典型区域主要森林类型中布设可燃物大样地的抽样方案。对每个大样地在林分型图斑区划的基础上,采用角规绕测、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大样地内各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可燃物载量及其林分、地形等因素进行全面调查。探讨了采用统计学方法依据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地形等因素建立可燃物载量遥感估算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可燃物载量遥感估算可为区域尺度森林可燃物载量精准调查和动态监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基于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法提取杉木单木位置
    李苏春, 林露花, 夏磊, 胡璐璐, 徐小军
    2022, 0(5):  60-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8
    摘要 ( 237 )   HTML ( 4)   PDF (9609KB) ( 2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开展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密度提取研究对调控其林分空间结构和功能、提高林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以浙江龙泉市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法提取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并与参考株数进行对比分析。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方法的采样间隔参数对单木位置和株数提取精度起到重要影响。在合适的采样间隔参数下:密和疏两种郁闭度样地单木位置提取总体精度分别为82.10%和80.17%、错分误差分别为24.12%和18.18%、漏分误差分别为17.90%和19.83%;密和疏两种郁闭度样地的监测株数和参考株数都十分相近,相对精度分别为93.77%和98.35%;林分株数密度与总体精度和错分误差呈负相关,与漏分误差呈正相关。改进的局部最大值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不同郁闭度的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为智能、快速、准确地提取杉木单木位置和株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晏姝, 邓厚银, 胡德活, 王润辉, 韦如萍, 郑会全, 邹奕华, 陈夏薇
    2022, 0(5):  69-7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09
    摘要 ( 263 )   HTML ( 7)   PDF (1413KB) ( 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广东北部(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纯林与“杉木×木荷”、“杉木×红锥”、“杉木×乐昌含笑”、“杉木×火力楠”、“杉木×香樟”、“杉木×枫香”等6种典型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样方,获取每木检尺、土壤理化性质、枯落物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等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择准则层指标为林分质量、生态功能、地力维持,并根据权重筛选出对应措施层指标,形成粤北杉木生态公益林综合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林分质量评分值较高的林分为“杉木×红锥”林、“杉木×乐昌含笑”林和“杉木×火力楠”林,生态功能评分值较高的林分为“杉木×火力楠”林、“杉木×枫香”林和“杉木×乐昌含笑”林,地力维持评分值较高的林分为“杉木×红锥”林、“杉木×木荷”林和“杉木×火力楠”林。由此可见,以“杉木×火力楠”、“杉木×红锥”和“杉木×乐昌含笑”等3类林分综合评分较高,具有较高的综合质量。

    海南霸王岭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王群, 李东海, 杨小波, 曾润娟, 夏丹, 王豪, 戚春林, 郝杰威
    2022, 0(5):  76-8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0
    摘要 ( 247 )   HTML ( 10)   PDF (1675KB) ( 7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海南霸王岭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选取总面积为10 400m2的橡胶林样方进行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P)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霸王岭分局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1)霸王岭分局橡胶林林下植物在此次调查中共记录到110科309属478种,其中有100余种是以往海南橡胶林林下植物未曾记录过的物种,如烟斗柯(Lithocarpus corneus)、饭甑青冈(Quercus fleuryi)、子凌蒲桃(Syzygium championii)等森林演替中期或后期种;2)霸王岭分局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受不同环境条件共同影响,在海拔为400~600m、坡度为21°~30°、郁闭度>0.8的条件下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在坡向上没有明显规律;3)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即正常经营管理<疏于经营管理<放弃经营管理;4)正常经营管理到放弃经营管理的橡胶林林下植物组成逐渐从演替早期物种过渡到中后期物种,有自然地向当地热带雨林方向演替的趋势。

    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汤浩藩, 吴巧花, 王丽艳, 周晨, 王华, 狄岚, 罗坤水
    2022, 0(5):  84-9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1
    摘要 ( 169 )   HTML ( 4)   PDF (2847KB) ( 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氧离子(NOI)浓度在评价人类对森林康养环境的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城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水平,以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至12月,在24 h内实时对NOI浓度及空气PM2.5含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分析针阔混交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以探索NOI的时间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1 786个/cm3,达到Ⅱ级清新标准,对人体有益;2)林内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单谷”趋势,即05:00负氧离子浓度最高,17:00次高,12:00负氧离子浓度最低,无日照时段内的浓度高于有日照时段;3)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林内负氧离子浓度特征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浓度与空气PM2.5含量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但空气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城市林业生态效益评估及市民安排户外运动和森林康养活动提供参考。

    基于车载LiDAR数据的行道树信息提取及安全风险评价
    穆田宝, 吴琳娜, 张海涛, 张寒
    2022, 0(5):  91-9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2
    摘要 ( 153 )   HTML ( 4)   PDF (6310KB) ( 1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快速精准地获取城市行道树的结构特征和安全风险状况,对于辅助智慧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行道树参数获取中LiDAR点云数据对于形态特征不明显区域难以分割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树干中心点圆形索引的行道树单株木提取方法。首先,根据高程信息获取树干层切片点云并基于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对切片数据进行分割;其次,结合地物形态特征识别树干并获取中心点,基于中心点的圆形索引方法完成单株木结构特征信息提取;最后,结合风险矩阵法对研究区内行道树的稳定性和其对交通影响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单株木提取方法能有效提高形态特征不明显区域中行道树单株木分割精度,可以准确获取行道树的数量、形态和位置等结构参数信息;安全风险评价发现,研究区内大部分行道树稳定性和对交通影响风险处于Ⅰ级可忽略风险状态,但部分行道树稳定性和对交通影响风险为Ⅱ、Ⅲ级,这些树木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行道树密集交错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监测和管理行道树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技术应用
    基于InVEST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研究
    邱天琦, 王向荣
    2022, 0(5):  99-10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3
    摘要 ( 177 )   HTML ( 8)   PDF (5918KB) ( 1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境质量的评估,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重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作用。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nVEST模型及ArcGis软件,分析2000年、2010年、2020年区域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演变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同生境质量水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生境质量经历了一个努力维持到加速恶化的演变趋势;3)生境质量水平的动态演变与区域规划政策的发布落实有明显的相关性。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松材线虫病单木尺度监测
    王补, 谭伟, 王贵林, 蒲秀青
    2022, 0(5):  107-11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4
    摘要 ( 228 )   HTML ( 16)   PDF (6334KB) ( 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材线虫病是最具危害性的森林病害之一,亟需采取精准的监测手段来确定病疫木的株数和位置,实现松材线虫病的高效防控。利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取贵州省榕江县忠诚镇松材线虫病疫区图像,以无人机多光谱及其衍生点云作为数据源。首先,通过点云分割算法对研究区单木进行定位识别和树冠轮廓分割;然后,以分割单元提取光谱特征,并通过随机森林与递归特征消除相结合(RF-RFE)筛选出最佳特征集;最后,基于筛选特征集用于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检测模型构建,并评价模型检测性能,同时,使用RF和SVM对研究区进行感病情况反演,绘制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基于摄影测量点云单木分割效果较好,整体F-score为82.21%;经过特征筛选构建的RF模型,其OAKappa分别为84.4%和0.74,SVM的为76.09%和0.66。2)在树木健康、早期、中期和晚期4个阶段的检测中,RF的F-score值分别为78.43%,69.23%,83.33%和94.12%;SVM的为80.7%,55.81%,70.18%和84.13%。综合比较,RF的检测性能最好。研究表明,采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摄影测量点云相结合进行松材线虫病单木尺度监测具有可行性。通过研究,以期为低成本和精准的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察隅县针阔混交林乔木树种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黄迪, 任毅华, 杨守志
    2022, 0(5):  118-12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5
    摘要 ( 157 )   HTML ( 6)   PDF (1603KB) ( 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与环境及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研究森林群落与环境及物种间生态关系的重要手段。以藏东南察隅县车因沟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对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运用时间序列法对各乔木种群数量动态进行预测,采用点格局法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群落中乔木树种主要为察隅冷杉、华山松、糙皮桦等3种,且各种群数量在径级上的分布总体呈现为小径级数量偏多,之后随径级的增大,种群数量呈无规律波动,说明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2)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群落中察隅冷杉、华山松与糙皮桦种群各龄级数量在未来2,4,6个龄级时间总体呈增加趋势,据调查,该区域种群幼苗虽多,但更新不足,而时间序列预测无法考虑这一生态过程;3)各种群小树均以聚集分布为主,而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则表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征;4)大树整体与小树整体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及各种群大树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因样地不同呈现多样化,主要分为不相关与负相关两种。

    天山中部锦鸡儿生物量分析及模型构建
    朱雅丽, 张景路, 张绘芳, 地力夏提·包尔汉, 廉佳佳
    2022, 0(5):  129-13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6
    摘要 ( 188 )   HTML ( 2)   PDF (1164KB) ( 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天山中部地区分布的天然灌木锦鸡儿(Caragana sinica)为研究对象,在呼图壁分局选取样木40株并挖取土样。首先,对影响生物量的有关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以天然灌木锦鸡儿冠幅面积为自变量,地上生物量为因变量,采用一元线性、二次曲线、幂和指数等函数形式回归拟合地上生物量模型;最后对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天然灌木锦鸡儿地上生物量与株高、平均枝长、冠幅面积、土壤有机碳及水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基径、土壤有效磷呈正相关,与土壤速效钾无明显相关性;天然灌木锦鸡儿地上生物量模型以二次曲线模型最优,拟合精度达89.5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观叶型地枫皮优良种质评价与筛选
    郝敏, 唐辉, 王满莲, 刘宝玉, 陈宇娇
    2022, 0(5):  136-14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7
    摘要 ( 149 )   HTML ( 1)   PDF (3182KB) ( 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为喀斯特特有植物,其叶形、叶色,特别是嫩叶与成熟叶片颜色差异大,是很好的药用和观赏兼用型植物资源。构建观叶型地枫皮优良种质评价体系,选育出一批性状优良、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单株,为地枫皮的良种选育和园林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质种源。采用试验地现场调查测量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植物生长量、叶片生长量、叶片观赏性3个方面,选择15个评价指标对226株地枫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较高的因子为嫩叶颜色(Wi=0.295)、叶形(Wi=0.140)与叶片光泽度(Wi=0.105);进行评价的226株地枫皮可分为5个等级,综合得分最高的20株Ⅰ级地枫皮所得分数介于3.606 4~3.944 2之间,突出特点表现在其嫩叶颜色较为鲜红,观赏性较高,可作为优良种质筛选标准,优先用于园林景观营造中。结合权重计算结果,观察地枫皮嫩叶颜色的变化过程、周期,以及与成熟叶片叶形的差异,认为地枫皮的嫩叶颜色是优良种质筛选的重要指标。

    研究简报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海桑的生境特征及保育策略
    钟才荣, 方赞山, 吕晓波, 程成, 张孟文
    2022, 0(5):  145-15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8
    摘要 ( 295 )   HTML ( 4)   PDF (1146KB) ( 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采用查阅文献,访谈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海南海桑的资源分布现状、群落结构、地形地貌和生境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海桑天然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2)天然分布的海南海桑倾向于生长在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中、低海水盐度条件下的中、高潮带滩涂,该物种具一定耐污能力,对沉积物要求不甚严苛;3)天然分布的海南海桑所处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且稳定,海南海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自然发展下去,其个体数量会逐渐减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3项保育策略,即:建立资源档案,加强监测与保护;修复生境,促进物种自然更新;人工培育苗木,开展回归种植工作。

    冀北山地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杨柳, 邵洪圆, 李校, 徐国巧, 马娇娇, 贾彦龙, 许中旗
    2022, 0(5):  153-15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19
    摘要 ( 201 )   HTML ( 2)   PDF (2745KB) ( 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养分的差异,对该地区6个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白榆(Ulmus pumila)、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6个树种根际土壤全量养分中,土壤总有机碳的含量范围为33.90~107.65 mg/g,土壤总氮的含量范围为2.40~8.65 mg/g,土壤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90.52~829.60 mg/kg,其中全磷含量最高的为胡桃楸,全氮和全碳含量最高的均为白桦。2)土壤氨态氮含量最高的为樟子松,显著高于其它树种;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的为胡桃楸;土壤硝态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为白榆。3)根际土壤C/N,C/P,N/P的范围分别为11.64~12.62,69.34~128.10,4.89~10.29;C/N比值最高的为樟子松,C/P和N/P比值最高的均为白桦。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速效养分与全量养分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桫椤生理特性的影响
    吕朝燕, 高智席, 徐兴线, 张谣, 陈旭, 石娇娇
    2022, 0(5):  160-1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2.05.020
    摘要 ( 199 )   HTML ( 2)   PDF (1438KB) ( 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弄清木本蕨类植物桫椤对水分亏缺环境的适应性,选用3a生桫椤苗,通过盆栽控水进行持续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研究了干旱历时3,6,8d和复水历时3,6,9d时桫椤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持续干旱时间的延长,桫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干旱3d时达到最大值;桫椤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在干旱8d时达到最大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充分供水时活性最高。2)复水9d时,桫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已恢复并降低到充分供水时以下的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高于充分供水时。可见,干旱胁迫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充分供水时相比一直呈增加趋势,其在桫椤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了相对重要的作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快速响应干旱胁迫并增加,但干旱3d后即开始下降,说明桫椤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复水后,各生理指标均迅速恢复到了充分供水时的水平,说明桫椤在遭遇干旱胁迫后具有相对较强的恢复能力。